快手納入指數股價卻持續下跌 專家歸納2大原因
中國短視頻公司快手 (1024) 2月23日正式納入恒生綜合指數、國指、科技指數,不過快手股價卻經歷多日連續下跌。昨日收市更是大跌5.2%,報358元。今日(2月24日)延續下跌,現報333元,跌近7%,自高位大跌近2成。獲納入指數理應為利好消息,為何快手仍要逆市下跌? 專家拆解2大原因。
原因1:好消息已Price in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表示,快手為科網巨企,市場早在招股時已預計公司一上市便可獲快速納入指數之中,其股價急升早已反映納入指數之利好因素。現時事情已落實,便趁好消息出貨。
故此,即使是同樣獲快速納入指數的京東健康(6618),也不能複製其走勢,因快手股價比京東健康炒得更高。京東健康昨收報155.4元,較上市價高1.2倍,去年12月23日最高見198.5元,較上市價升1.8倍。而快手昨收報358元,仍較上市價115元高逾2.1倍,而最高見417.8元,較上市價高2.6倍。

原因2:資金在不同板塊輪動,由科技股轉炒傳統股
美債息上升,資金棄新從舊,張智威指出,近日資金轉投價殘的傳統股,如資源、內險等等,科技股則受壓。快手近日與一眾科技股一樣難逃捱沽一著。截至2月23日,快手自高位417.8元回吐14.3%,收報358元,市值則降至1.49萬億元。
快手屬同股不同權公司,即使納入恒生綜合指數,但北水仍有待半年後才可參與交易,快手需上市達6個月,才達到納入港股通的基本要求。而快手在國指及科指的權重分別達5%及8%上限。
快手科技(01024.HK)京東健康股份有限公司(06618.HK)
延伸閱讀: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