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台股消失的「520行情」 蔡英文的十字路口

    台股消失的「520行情」 蔡英文的十字路口

    2021年的」520」就職周年堪稱蔡英文最煎熬的一次,台灣社會面臨到疫情升温的警戒狀態、一周內還大停電兩次引發缺電疑慮,就連旱情也未見消解,民怨正逐漸沸騰。也因此,本以為蔡英文就職五周年的「520」會對上述問題提出些説法,可是蔡英文罕見地既未公開發表演説、也沒有任何新聞稿回應。

    今年「520」並未如過往收紅盤,反而以跌幅0.56%作收。圖為台灣加權指數2021年四至五月走勢。(截圖自巨亨網)

    值得注意的是,重視股市賬面數字的蔡英文政府在其執政任內,每年520收盤都會見紅,因此民間有不成規的「520行情」。有台灣網友整理出蔡英文任內520大盤漲點,自2016年至2020年,520當日加權指數都會有30點至100點不等的漲點,因此推估這次520股市上漲的機率有80%。但這個「慣例」在今年消失了,520盤中指數震盪跌點擴大至211點,終場收在16042點,下跌90點,跌幅0.56%。

    事實上,台北股市因為外資佔比多,更多地反映出的是國際因素。特別是美聯儲(Fed)近期發佈的四月會議紀錄,暗示可能重新評估貨幣寬鬆政策,加上比特幣價格於5月19日跳水,跌幅達30%。種種因素都對高科技股不利,使得資金轉往避險操作,導致亞股普遍疲弱。儘管公股銀行連續於5月19日、20日進場分別買超44.21億、69.12億,但仍難抵擋外資連續兩天賣超293.99億元、170.96億元的幅度。

    據整理,蔡英文任內的「520」都有漲幅,今年反成例外。圖為2016年至2021年蔡英文任內520就職前後台股收盤與漲幅。(黃雅慧/多維新聞)

    雖然台股在520表現不如預期,但520當天發佈的許多台灣經濟數據依舊亮麗。一是台灣經濟部公佈4月外銷訂單統計,訂單金額為549.3億美元,創歷年同月新高、更是歷年單月第三高,與按年增長42.6%,連續14個月正成長。

    另一數據是台灣中央銀行公佈一季度國際收支,這次總共創下三個新高:第一是經常帳順差259.6億美元、創史上同期新高,主要得力於商品貿易順差187.5億美元、年增63.3億美元;第二是服務收支順差達28.3億美元、創歷年單季新高;第三是金融帳淨流出159.3億美元、已連續43季淨流出,續創史上最長紀錄。

    雖然這些數據看似漂亮,但就中長期發展來看,背後夾雜着諸多隱憂。

    首先,外銷訂單雖然持續增加,但受到內外部情勢變動影響仍大。台灣外部有中美科技角力,內部則有缺水、缺電與疫情的問題,如果這些嚴峻的狀況未能改善,之後數據可能會步入衰退。

    受到大陸疫情控制良好與防疫科技產品需求,台灣外銷訂單自2020年底便走揚。圖為台灣2020年4月至2021年4 月外銷訂單金額與年增率。(台灣經濟部)

    其次,從央行的國際收支可知,台灣經常帳順差絕大多數來自於進出口貿易。那麼,在貿易上台灣是靠着跟誰往來賺錢呢?數據顯示,2021年一季度台灣主要出口地區仍是中國大陸與香港,佔總出口42.8%。

    但諷刺的是,民進黨於5月20日晚間細數蔡英文五周年政績時,在貿易部分竟還稱蔡英文證明台灣貿易出口成長可以賺全世界的錢,「不用把台灣鎖在中國」。但從實際數據來看,其實台灣與大陸的鏈結反而更深,民進黨只不過看準了一般民眾不會去看政府的各項數據。在這種狀況下,蔡英文仍高舉抗中大旗,只會為兩岸關係雪上添霜,等於種下一顆不知何時會引爆的核彈彈。

    中國大陸與香港是台灣目前最大的貿易伙伴,台灣與大陸的經貿互賴關係在蔡英文任內更深。圖為台灣2021年1至4月對主要國家出口值佔總出口額度 。(黃雅慧/多維新聞)

    其三,央行公佈2021年一季度金融帳淨流出159.3億美元、已連續43季淨流出,續創史上最長紀錄。金融帳流出,意味着台灣資金傾向於投資國外證券,特別是台灣最大的「肥水」壽險資金選擇投資標的大部分也在外國,這一方面表示台灣缺乏好的投資標的可以留住這些資金,同時也缺乏與時俱進的資本市場能將資金引流到需要的地方。

    最後,另一警訊在於,台灣經濟部投審會公佈統計數據,今(2021)年4月,外資與陸資來台投資金額分別衰退38%與52%,是今年以來「連四黑」,成長率未曾見紅。這代表外部投資人實質投資台灣的意願降低,對台灣而言是一大隱憂。

    總而言之,對民進黨政府來説,不論是台股還是各種經濟數據皆充滿內外部的各種挑戰。特別在疫情肆虐下,對經濟衝擊的效應必然會慢慢發酵。連台灣國發會與民間智庫都在算計這次疫情復燃會給台灣經濟成長帶來多大影響,但與其計算數字,民進黨政府更該認知到的是,在這內外交逼的時刻,對內做好治理,對外處理好兩岸關係,不論是對蔡英文與民進黨,還是對整個台灣而言,更是真正的關鍵。

    推薦閲讀:

    延伸閱讀: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