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中概股|一年套現76億,失速的完美世界發現玩遊戲不如炒股票

    中概股|一年套現76億,失速的完美世界發現玩遊戲不如炒股票

    如果說,遊戲是過去這二十多年伴隨着年青一代成長又爭議不斷的話題,那麼完美世界一定是其中繞不開的存在。

    二十年來,中國的遊戲行業的江湖潮起潮落,演繹了無數恩怨情仇。在這個過程中,完美世界曾經名噪一方,研發多款爆款遊戲,並且因為代理《CS:GO》和《DOTA2》而爆紅。但如今,卻因為在沒能行業發展過程中沒能跟上節奏,完美世界已經逐漸遠離遊戲世界的中心。

    被認可的電競 和被加速的網遊

    21世界初,剛剛起步的中國網絡遊戲市場,出現了第一個賭徒陳天橋。在賬面上只剩下百萬現金的情況下,陳天橋押寶了一款名不見經傳的遊戲《傳奇》。這次的孤注一擲,讓盛大遊戲成為了21世紀中國遊戲江湖裏第一個十年的絕對王者。

    在盛大遊戲春風得意之時,互聯網「新秀們」也盯上了遊戲,騰訊、網易、搜狐都進入了網遊市場。QQ飛車、QQ炫舞等遊戲逐漸展露頭角,騰訊憑藉QQ遊戲大廳不斷縮小彼此差距。騰訊通過代理《穿越火線》和《英雄聯盟》直接將盛大拉下王座。

    2009年後,遊戲成了騰訊面積最大的沃土。2019年騰訊遊戲收入高達1147億元,端游到頁游到手游,從來沒有一個公司能夠對騰訊的遊戲地位產生撼動。自主研發、代理合作、聯合運營這三種模式確保了騰訊遊戲多元化的產品供應,這也是其業務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移動互聯網時代,電競和直播則成為了直接左右遊戲市場的兩個重要利器。

    遊戲直播的發展,大多數人都已經十分熟悉。網速帶寬的提升和4G的普及,遊戲直播佔據了遊戲玩家的心智,鬥魚、虎牙等平台趁機崛起,更不用說已經到來的5G時代。

    整個電競行業的發展過程離不開王思聰的催化。富二代帶資入場,直接提高了無數職業隊員待遇。然而王思聰在電競領域的操作是個雙刃劍,動輒百萬千萬的年薪,讓選手失去了對成績的渴望。十年前的《DOTA》賽場,只要中國戰隊參賽,其他國家幾乎都沒有奪冠的可能。彼時,中國戰隊奪冠的直接原因就是單純的對成功的渴望,縱使隊員們總是天天泡麪傍身,依然每天都在堅持不懈的訓練。但得來過於容易的錢,很快就讓他們酥軟。

    再之後,相關部門的認可,核心媒體的報道,讓電競成為主流。無數的資本巨頭瞄準了這個快速發展的行業,京東、蘇寧、快手等巨頭紛紛佈局電競比賽。2020年英雄聯盟職業聯賽(LPL)春季賽總決賽,在全網大肆宣傳,觸達了遊戲之外的行業。2020年,S10英雄聯盟世界賽,決賽之前蘇寧已經做好了全盤的營銷計劃,無數媒體都在等着比賽結果,雖然最終沒能奪冠,但是巨頭的入局也改變了傳統的的宣傳路徑,電競行業也開始破圈,遊戲行業深入到廣大網民的生活。

    2020年,中國遊戲用戶數量保持穩定增長,用戶規模達 6.65億人。中國自主研發遊戲國內市場實際銷售收入 2401.92億元,比 2019 年增加了 506.78 億元。如今的遊戲行業,迎來了最好的時刻。

    完美世界也曾乘風而起 如今卻加速下落

    完美世界創始人池宇峰是一個傳奇人物,帶領的完美世界和洪恩教育都成功上市了。

    池宇峰與遊戲的結緣極早。1997年,幾個學弟帶着自己創作的遊戲demo找到了池宇峰,最終得到了20萬的投資,建立了祖龍工作室。此時,池宇峰的主要精力依然放到洪恩教育上,這個投資行為更像是對學弟們的幫助。但在拿到這筆投資後,祖龍工作室發展並不順暢。

    2004年,陳天橋的盛大遊戲憑藉代理《傳奇》已經翻身,網易也推出了《大話西遊online》,這兩大遊戲成為了祖龍工作室的攔路虎。這些年輕人再次找到池宇峰,準備放棄對遊戲的探索。此時,池宇峰的洪恩教育同樣出現了瓶頸,在做過評估後,池宇峰當機立斷,成立完美世界,把祖龍工作室併入新公司,開始發力遊戲。

    完美世界成立後,直接開啟了外掛,連續推出了多款賣座遊戲。2005年11月25日,同名遊戲《完美世界》公測,2012年1月9日30萬人同時在線,刷新了國產3D網遊同時在線人數的紀錄;2006年9月27日,《武林外傳》公測;2007年4月,網絡小說改編遊戲第一作《誅仙》發行,掀起網絡小說改編的潮流。憑藉三部賣座產品,2007年7月成功登陸納斯達克。

    2012年,完美世界與美國領先的遊戲公司Valve達成合作代理了《DOTA2》。這款遊戲,無論當時,還是現在,都是唯一能夠與《英雄聯盟》抗衡的遊戲。然而,和騰訊憑藉代理《英雄聯盟》自此大放異彩不同,完美世界卻從此開始走下坡路了。

    移動互聯網發芽之際,完美世界將手游定為未來發展的重點。曾有公司高管表示,當時完美世界相關的人力、物力佔70%左右都放到了手游上。這種過激的策略,既讓完美世界沒有足夠的精力來維護和研發端游,又對代理的《DOTA2》服務能力嚴重縮水,還常常遭遇服務器不穩定,引發了諸多玩家的吐槽。這種打法,嚴重傷害了完美世界的基本盤。

    2012年,完美世界的業績雖然符合預期,但是增長表現已經弱於前一年,頹勢已經顯露。2013年,據傳因為權力鬥爭,池宇峰退居二線,不再擔任聯席CEO一職,蕭泓成為了公司新任CEO。權力鬥爭直接導致不少公司高層和人才的出走。2014年,祖龍工作室獨立,這個一手打造《完美世界》、《誅仙》、《武林外傳》、《笑傲江湖》的王牌團隊離開完美世界的大家庭。更是對完美世界的重創。

    在這期間,公司內耗嚴重,《DOTA2》項目組辛辛苦苦從上海搬到北京,後來又被趕回上海。雖然正值這款遊戲的最佳推廣期,但因為完美世界的戰略的變化,直接讓其在國內失去競爭力,與《英雄聯盟》已經完全不是一個級別。

    2015年7月,完美世界遊戲從納斯達克退市,2016年4月與完美世界影視完成重組,登陸A股市場。從營收數據上來看,依然完美,2017、2018、2019年的營收都保持在80億人民幣,但年複合增長率僅有0.69%;利潤也都穩定在15億之上,但其中2019年利潤相比2018年已下滑2億。縱使2020年,「受益」於疫情禁足帶來的遊戲需求上升,完美世界數據有所增長,但依然無法緩解完美世界增長的乏力。

    被完美世界投注精力的手游,在祖龍工作室獨立後也沒有復現十年前的強大創造力。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會有周期,只是完美世界的巔峰時刻,短的讓人不得不喟歎遺憾。

    掙扎的遊戲周邊 和飢渴套現的股東

    池宇峰在遊戲領域的快速成功,讓其有了拓展完美娛樂帝國邊界的信心。於是,2008年建立了完美世界影視。完美世界影視投資拍攝了《非常完美》、《鋼的琴》、 《失戀33天》、 《等風來》、《影》 等人氣影片,以及《打狗棍》、《老有所依》、《北京青年》等劇集,同時還參與了《極限挑戰》、《跨界歌王》、《嚮往的生活》等綜藝節目。

    完美世界影視也沒有辜負池宇峰的期望,2014年12月正式登陸國內A股資本市場。2016年4月,完美環球通過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成功將完美世界遊戲注入A股上市公司,結束了分治的狀態。

    完美世界投入超過20億元通過購買院線的方式改善業務機構,然而這種線下的運營方式並不適合一直以線上為主的完美世界,自從入手影院後連年虧損。2019年,公司影視業務收入11.78億元,按年下降55%,大大拉低了公司整體業務的後腿。2020年的疫情,更是給完美世界影城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原本在完美世界的規劃中,「遊戲+影視」的泛娛樂發展路徑可以產生協同效應,也是最適合完美世界遊戲擴張的領域。無論哪一方產生優質 IP,都可以與另一方共享。現實中,除了《射鵰英雄傳》、《烈火如歌》等少數作品實現了影游聯動,大部分IP都是各自為戰,池宇峰期待的1+1>2的效果沒有出現,影視業務的寒冬卻先來了。

    完美世界對於遊戲周邊的挖掘,並不限於影視,電競和電商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完美世界是知名電競產品《DOTA2》、《CS:GO》在中國大陸的獨家運營商,因此在電競比賽中有先天優勢。然而,完美世界卻因此成為全世界的笑柄。2016年3月初由完美世界主辦的上海特錦賽期間,因為設備問題拖延至賽場閉館,比賽還未結束,工作人員已經開始清場,觀眾只能觀看直播。巨大的失誤遭到世界遊戲媒體群嘲,此前從未有世界級別的賽事出現如此重大的失誤。

    完美世界對於電競賽事的企圖頗大,可是執行力卻並不匹配,到如今最拿的出手的項目也就是協助Valve舉辦DOTA2電競比賽——2019DOTA2國際邀請賽(TI9)。

    電商可能是完美世界遊戲周邊最直接的延伸。2008年9月,完美商城上線,提供完美遊戲周邊的購物服務,但是十幾年來,發展一直平平淡淡,完全撐不起公司的戰略高度。

    2021年,完美世界將推出年度戰略級產品的《戰神遺跡》和旗艦級高自由策略戰鬥手游《夢幻新誅仙》等幾款新產品,同時,在影視方面同樣有多部劇集面世。因此,今年完美世界被中信證券和中金等公司所看好。然而,在手游中,除了網易曾經曇花一現的《陰陽師》,沒有一款遊戲能夠挑戰MOBA和卡牌類手游的地位。到如今,混到已經缺席手游市場的完美世界,憑藉這幾款遊戲翻身難度不可謂不大。

    相比資本的看好看多,完美世界的高層似乎已經對完美世界的發展表現出了不一樣的看法——2019年,在禁售期結束後,三大股東迅速拋售大量股票,套現76億,讓外界對完美世界的未來充滿疑惑。

    在紅海中穩步不前的完美世界,還能再次逆風飛翔嗎?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