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張近東「斷臂求生」 蘇寧還有機會嗎│企業熱評

    張近東「斷臂求生」 蘇寧還有機會嗎│企業熱評

    2020年12月26日,中國零售巨頭蘇寧集團迎來了三十週年的生日,在這場名為「30周年公益慶生儀式」的活動上,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張近東回顧了三十年的創業歷程,並向外界公布新十年發展戰略,「聚焦」和「服務」成為關鍵詞。

    不過,就在一天之前,在中國A股市場上市的蘇寧易購,股價最低觸及到7.34元人民幣(100元人民幣約合15美元),創下2014年11月以來的最低點。

    十年前中國A股市場眾多投資人追捧的「白馬股」,十年後卻讓投資人敬而遠之,2016年入股的馬雲也浮虧超過五成,賬面損失超過百億元。

    上圖是1994年,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中)在位於南京市的蘇寧電器門店推銷電器;下圖為2019年1月15日,張近東在蘇寧極智2019活動中介紹蘇寧集團現在所涉及的部分產業。(新華社)

    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淘寶(中國)軟件有限公司認購蘇寧增發的18.61億股,佔總股本19.99%,成為蘇寧易購第二大股東,共耗資282.33億元。

    經歷了2020年的陰霾,2021年的蘇寧,會好起來嗎?

    出售資產成唯一選項

    此時蘇寧集團召開三十週年慶生會的大背景,顯然是為了安撫內部軍心、給外界傳遞信心。

    股價在過去一年已經下跌20%,市值縮水到700億元,上市公司的持續大跌,不僅讓投資人和股東損失慘重,更嚴重的是,外界屢屢質疑蘇寧資金鍊的問題。

    未來一年,蘇寧發行的多支債券即將到期,如何在債券到期之前進行償付是蘇寧急迫的難題。

    如果說此前數年蘇寧一直靠着出售阿里巴巴股票、質押股權、發行債券的方式擴大業務板塊,那麼蘇寧在當下狀況下,重複進行資產質押的可能性已經不大。

    在會上,張近東對蘇寧的未來表了態,明確在下個十年將做減法:「歸根結底就是集中精力聚焦零售主業。」

    「重新審視各項業務,只要不在零售賽道、脱離商品和用戶,都要大膽調整,該砍的砍,該轉的轉。」張近東話說得很重,目標也很明確。

    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張近東在12月10日蘇寧控股股權質押給淘寶後罕見地公開表達發展觀點。

    從前幾年的瘋狂「買買買」,到準備「賣賣賣」,貴為中國民營企業百強榜第二名,年銷售額超過千億美元的蘇寧集團,終於要通過業務收縮來斷臂求生。

    出售資產,恐怕是當下的最好選擇,也是唯一的選項。

    零售帝國夢碎

    十年前,當蘇寧集團二十週年的時候,正是張近東創業的最高光時刻,老對手國美黃光裕身陷牢獄之中,中國家電零售業的競爭格局看上去大局已定。

    當時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張近東提出的目標是美國的百思買,甚至沃爾瑪,要成為中國乃至全球的零售之王。

    根據這樣的一個發展方向,過去十年的蘇寧,千方百計地試圖建立起一套「大而全」的全零售體系。

    一方面,通過在大賣場中承包下電器板塊及通過收購方式,來切入大中城市。另一方面又不斷通過加盟等手段下沉,在小城市和農村保持擴張。

    在蘇寧的收購名單上,2018年蘇寧購買萬達商管退市股份,持股比例為4.02%。2019年蘇寧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蘇寧成為家樂福中國控股股東。同年蘇寧購買了萬達百貨持有的37家百貨公司100%的股權。

    家樂福在中國的市場份額近年來大幅下滑,2019年轉手給蘇寧集團。(視覺中國)

    到2019年底,張近東一直執念的「零售帝國」這一夢想似乎就將完成,只是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這一切戛然而止,零售業的風向也瞬間轉向。

    危機從未遠去

    其實,蘇寧雖然一直試圖在做「線上+線下+服務」的全渠道零售商,但是危機從來就沒有遠去。

    首先,線下業務面臨行業減速和巨頭下沉市場的雙重挑戰:作為蘇寧基石的線下家電業務方面,一方面面臨着家電行業整體增速下行影響:受宏觀環境與房地產行業整體遇冷的影響,中國家電行業增速下行。

    與此同時,中國的零售渠道也更加多樣化,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從網下轉向網上,蘇寧面臨阿里、騰訊、京東、拼多多等互聯網巨頭在下沉市場的挑戰。

    雖然一直在向線上轉型,但是蘇寧在線上空間佔比仍然較小,線上平台方面蘇寧整體規模不佔優勢,比如,拼多多通過百億補貼,將成為手機等3C品類的又一重量級零售平台;新業態如家樂福主營「生鮮+日常百貨」等新領域,整合困難大、時間長。

    截至2018年底的一份數據顯示,阿里系電商平台佔據中國電商58%的線上份額,京東為16%,拼多多佔5%,蘇寧僅佔2%。從移動端活躍用戶數看,蘇寧2019年前三季度平均月度活躍用戶數僅約5,000萬,不足淘寶的十分之一,也低於拼多多、京東、唯品會等線上起家的公司。

    2020年的疫情,防疫下的人流管控,消費者不再願意去實體賣場,廠商紛紛轉到網上做直播,讓蘇寧的線下業務,尤其是真金白銀買來的家樂福、萬達等大賣場,轉眼就成為了「負資產」。

    整個2020年,在拼多多、京東的美股股價一路狂飆,市值紛紛翻倍的時候,蘇寧的股價卻掉頭向下,市值不斷縮水。

    2015年成立的拼多多通過大幅折扣和團購交易來吸引顧客。(VCG)

    純粹以市值計算,2015年成立的拼多多,12月31日美股收盤的市值超過兩千億美元,可以買下20個蘇寧易購。

    2015年,恰恰是蘇寧易購股價的最高光時刻,曾一度達到23.13元的歷史最高點。

    回看2015年的蘇寧和拼多多,五年間兩家公司的不同發展路徑,有時候,商業的歷史,資本市場的選擇,就是如此的神奇,也非常殘酷和現實。。

    財務壓力巨大

    如果是市場壓力還是温水煮青蛙,家大業大的蘇寧至少還有翻盤的可能,何況還有二股東淘寶這個盟友,那麼財務的壓力,卻是十萬火急、壓力巨大。

    2014年到2019年的六年間,蘇寧易購的扣非淨利潤均是負值,在過去的連續6個財季裏,這一數值也均是負值。持續虧空的背後,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全靠以投資業務為代表的「副業」來維持賬面持續盈利和上市地位。

    此外,零售雲店、蘇寧小店等新業態建設投入大,家樂福等併購前期投入和後期整合時間及成本。

    打進並不熟悉的生鮮及日百市場,與蘇寧原本管理、供應鏈等系統的融合也會不斷產生各種試錯成本。由於進入新領域的燒的錢並沒有馬上回血,2019年底的蘇寧的流動負債超過了流動資產。

    雖然過去的一個月,蘇寧將到期的債券進行了回購,避免了違約,但是從財報可以看出,未來三年,蘇寧的短期債務壓力依然是烏雲壓頂。

    此外,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13年蘇寧的預付款佔其流動資產比例為7.70%,到了2020年則升至了23.18%,蘇寧從各零售品牌商截取現金流的議價能力似乎正不斷下降。

    隨着昔日盟友阿里巴巴自身陷入反壟斷調查之中,希望從盟友那兒獲得現金的支持,恐怕也並不現實。

    市場的壓力,迫使蘇寧必須集中資源和力量,在主營零售業務上加大力度,正如張近東在演講中所言:「零售是蘇寧的創業之本、發展之源,只有把零售做好了,其他業務的發展才有意義;而聚焦零售,就要聚焦商品與用戶,這是零售的本質。」

    但到底如何聚焦零售,這個過程並不簡單,減法也並不好做。

    資產能賣給誰?

    問題在於,蘇寧現有的非核心資產,能賣什麼,又能賣給誰?

    坦率地說,蘇寧旗下的各協同業務板塊資產並不夠優質,整合也並不順利,大致分為零售業務、地產業務、金融業務、投資、文創、體育產業。

    這些年可以看到,蘇寧影院與蘇寧電器進入了蘇寧廣場和萬達廣場,但是今年全球影院業可謂是慘淡至極,影院的資源誰來接手,能賣個好價格嗎?

    蘇寧文創產品線也與線上業務結合為消費者提供解決方案,蘇寧金融和蘇寧物流為蘇寧電器提供了支持,但是這些放到行業內,都進不了前三位,對於外界缺乏吸引力。

    或許,蘇寧的房地產板塊是一個還能短期「回血」的項目,但在中國一直強調「房住不炒」的大政策下,想要迅速變現也並不容易,而且估值也很難達到一個高位。

    回頭來看,張近東提出的「聚焦零售主業」,時間上顯得稍晚了一些,假如能早兩三年實施,不偏執於構建大而全的零售帝國,而是去早點理順各板塊、業務線、線上線下平台的關係,讓盈利業務有效對沖副業,並通過投資來夯實主業,或許不會走到今天這個田地。

    現在,在全球經濟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2021年想給這些資產找個好買家,恐怕得做好「割肉」的心理預期。

    好在從零售主營業務來看,蘇寧有基於長期供應鏈的全零售業務,基於互聯網生活的全場景服務,基於雲和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合作賦能,這些都是有一定的市場進入門檻。

    在出售非核心資產,現金流重歸健康之後,蘇寧的未來依然還有機會。

    何況,僅從防範經濟系統性風險和維持就業這兩個維度,年銷售額超過千億美元的蘇寧集團,也不可能一夕之間就因為資金鍊而倒下,這肯定是外界不願意看到的,也是中國政府不允許的。

    而且,做了三十年零售的張近東,肯定不會輕易認輸。

    「企業就是大家創業興業的平台,我們每個人都在為自己創業。」張近東在12月26日的這番話,為蘇寧未來的轉型,也打下了伏筆。

    剛剛熬過了最難一年的張近東和蘇寧集團,轉型依然還有時間,手上也依然有籌碼,最重要的是,努力做對當下的這道減法題。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