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回顧】中概股加快腳步赴港「第二上市」
自從港交所更改上市規則,准許合資格的上市公司赴港「第二上市」後,中概股成為市場焦點。現時前後共有10間公司來港上市,今年則有9間中概股來港作「第二上市」,明顯較去年加快了腳步。
畢馬威(KPMG)於《中國內地和香港IPO及其他資本市場發展趨勢2020年回顧》報告表示,今年有9間中概股來港作「第二上市」,集資額達1,310億港元,佔總集資額的34%。
今年來港第二上市的集資額最多是中國網購平台京東(09618)和互聯網遊戲公司網易(09999),集資額分別為45億美元和31億美元,並打入今年全球十大集資額之中。以集資額計,京東在全球排行第2,網易則排行第7。
中概股今年大多上升
第二上市的中概股上市後表現不錯,並大部分錄得升幅。京東與網易兩者股價表現不錯,京東上市至今累升44%,網易累升16.5%。再鼎醫藥(09688)升幅更是驚人,上市後累升82.7%。

第二上市市值大利成交
港交所第三季市場報告指出,阿里巴巴市值問鼎港股之首,達5.7萬億元,佔市場總值14.4%,而相較騰訊(00700)的約為11.8%,京東則佔市場總值約2.2%,網易佔約1.2%,分別排在第6位及第11位,其市值更較部分藍籌股為高。中概股市值規模大,推動港股成交。
此外,美國總統特朗普於上周五(12月18日)正式簽署《外國公司問責法》(Holding Foreign Companies Accountable Act),令在美國掛牌的中資股退市風險增加。法案規定,外國公司連續3年未能通過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的審計要求,將被禁止在美國任何交易所上市。這亦令中概股加速回歸港股。
畢馬威中國資本市場諮詢組合夥人劉大昌預計,未來潛在「第二上市」的中概股料約有50至60間,明年上市數目料較今年為多,而集資額要視乎該公司的規模。
中概股「第二上市」條件:
1. 根據聯交所第二上市規則,合資格發行人必須已在合資格交易所上市,並且於至少兩個完整會計年度期間保持良好合規紀錄。
2. 同股同權的非大中華發行人作第二上市時的預期市值不得少於100億港元。所有其他合資格發行人必須符合,上市時預期市值至少400億港元;或上市時的市值至少100億港元,及最近一個經審計會計年度的收益至少10億港元。
延伸閱讀: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