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拒絕「二馬分天下」  中國加入全球反壟斷陣營│巨子點評

    拒絕「二馬分天下」  中國加入全球反壟斷陣營│巨子點評

    近期,互聯網巨頭正成為全球反壟斷的重點監管對象,過去總被「網開一面」的中國互聯網企業,也面臨着適應中國反壟斷新監管要求的挑戰。

    11 月 10 日,中國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關於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並公開徵求意見。一個月後,市場監管總局再度出手,對阿里巴巴、騰訊兩大巨頭的收購案,以未事前申報為由罰款50萬元。

    阿里巴巴等巨頭成為中國互聯網反壟斷的重點對象。(視覺中國)

    同時,歐美也在大張旗鼓地對互聯網大鱷舉起反壟斷「鐵錘」。

    11月,美國監管部門對 Facebook 提起反壟斷訴訟,12月16日,美國德克薩斯州聯合其他9個州向谷歌發起了訴訟。

    12月15日,歐盟宣布一項全新制定的《數字服務法案》草案,以加強對科技巨頭的監管,這是歐盟推出《通用數字保護條例》(GDPR)之後的又一重磅法案。

    山雨欲來風滿樓,全球互聯網巨頭和各國監管部門的反壟斷之戰才剛剛開始。

    反壟斷不再是「紙老虎」

    11月10日,中國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佈《關於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共六章24條。這是中國監管部門規範科技公司利用互聯網平台從事商業活動,並加強管控壟斷行為的第一個政策性文件。

    在這個「平台反壟斷指南」中,明確了諸多基礎性概念,對經營者集中的申報標準予以營業額和協議控制(VIE)架構的特別考量;禁止互聯網公司分享顧客敏感信息、禁止聯手打壓對手、禁止壓價競爭等等。

    加強管控各平台利用技術手段對價格進行自動化設定,以及根據不同顧客的信息和消費習慣區別對待等。這就對廣受批評的「大數據殺熟」、「搭售」、「二選一」等不合理營銷作出了分析界定。

    不同於之前的指導談話、企業座談會等形式,選擇在中國電商「雙11」大促的前一天來頒佈這個徵求意見稿,監管部門當然是意有所指,而當天中國幾大互聯網巨頭的股價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

    如果說徵求意見稿的頒佈還只是「紙老虎」的話,很快中國市場監管總局就拿出實際行動,來展示對互聯網巨頭反壟斷的決心。

    12月14日,中國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即依據《反壟斷法》第48條、49條作出處罰決定,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騰訊控股企業閲文集團和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

    中國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為:三家企業未履行其依法申報股權收購的義務,均構成違法實施的經營者集中。相關負責人表示,上述企業在行業內影響力較大,投資併購交易較多,擁有專業的法律團隊,應當熟悉經營者集中申報制度,但未能主動申報,影響較為惡劣,因此決定在法律規定範圍內予以頂格處罰,希望達到查處一批案件、規範一個行業的目的。

    而對閲文的大股東騰訊來說,閲文被罰還不是唯一的壞消息。

    市場監管總局還表示,正在依法審查廣州虎牙科技有限公司與武漢鬥魚娛樂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合併等經營者集中申報案件。如果虎牙和鬥魚這兩大遊戲直播平台順利合併,可佔據遊戲直播市場80%份額,而作為兩個平台最大股東的騰訊將是最大贏家。但近來平台經濟監管趨嚴,二者的合併能否通過審查還是未知數。

    考慮到不久前,中國暫緩了從阿里巴巴集團裏分拆出來的金融科技公司螞蟻金服的上市計劃,而這本應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融資招股行動。

    2021年11月,螞蟻金服IPO最後時刻被監管部門喊停。(視覺中國)

    另據路透社報道,因為擔憂被認定在網絡視頻領域構成壟斷、觸及監管紅線,阿里巴巴和騰訊都已暫停與百度接洽愛奇藝股權的收購。

    對「兩馬分天下」的擔憂

    中國的《反壟斷法》已有十二年的歷史,但互聯網行業似乎總被「槍口抬高一釐米」。這十二年裏,中國互聯網經濟迅猛發展,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巨頭們持續做大,甚至有尾大不掉之勢。

    如果說互聯網是一個虛擬世界,那麼中國互聯網很大程度上就是「兩馬分天下」的格局,馬雲的阿里巴巴集團與馬化騰的騰訊控股,不僅本身富可敵國,而且在流量、資金、用戶、投資等各個方面,影響力無處不在。

    舉個例子,阿里巴巴在中國電子商務中佔據了最大的市場份額,活躍用戶超過8.8億。而騰訊則是世界規模最大的遊戲公司、中國最大的社交媒體公司,擁有用戶超過10億。

    阿里巴巴通過控股、參股等外部投資的形式,版圖涵蓋了零售、金融、物流等多個行業,不僅有銀泰商業、蘇寧易購、居然之家等零售巨頭,還有圓通快遞、百世匯通等物流企業,金融服務上有螞蟻金服、網商銀行等。

    而騰訊的投資版圖更加巨大,近兩年飛速成長的新電商巨頭拼多多,以及京東、美團、滴滴,金融領域的微眾銀行等,都有騰訊投資的影子。

    據《深圳商報》的報道,截至2020年7月底,騰訊投資的科創公司超過800家,其中70多家已上市,超過160家是市值或估值超10億美元的「獨角獸」公司。

    兩馬分天下,中國互聯網事實上已變成了阿里巴巴與騰訊獨大的局面,甚至古代那種楚河漢界、劃江而治的味道也頗為濃厚。

    由於互聯網平台所擁有的流量聚集、用戶聚集、技術聚集、資金聚集的巨大優勢,在「二馬分天下」的局面中,其他互聯網公司「二選一」選邊站隊的情況也很嚴重,而且幾乎涵蓋了目前中國互聯網服務的方方面面。

    比如,阿里系平台的內容分享,就幾乎不可能直接轉發到騰訊系的社交平台上,而騰訊系的社交電商,就得高度依賴騰訊這個流量奶媽,一旦轉向阿里平台,那就面臨斷奶的危險。

    對於中國互聯網用戶而言,這種「分裂」的互聯網,不僅影響用戶體驗,對於實體經濟和創業者而言,更是有點苦不堪言,本來具有公共屬性的互聯網平台,變成了「排他」和「不正當競爭」的利器。

    政府幹預是亡羊補牢

    縱觀中國互聯網的成長史,過去十年各種商業併購非常頻繁,網民的「吃穿住行用」都被掌控在巨頭的手上,雖然一直有市場聲音要求加強前置監管、界定合併是否造成壟斷,並進行詳細併購申報等,但總是「雷聲大雨點小」。

    某種程度上說,《反壟斷法》在中國互聯網領域一直形同虛設,通過投資人燒錢開始惡性競爭、再用併購快速消滅競爭對手或化解威脅,成為巨頭實現野蠻生長的慣用手法。

    而市場競爭中的馬太效應,由於互聯網的平台特性被放大,強者恒強、大者恒大的局面,單靠市場之手根本無法破局。

    正如清華大學鞠建東教授所言:如果政府不干預,那麼數字經濟的基準形式是什麼呢?不是完全競爭,而是壟斷。因為規模報酬遞增,企業的規模越大,流量越大,平均成本就越低。

    作為市場的主要監管部門,中國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率先出手,反映出監管部門對平台影響力過大、資本無序擴張的極大擔憂。

    正如中國監管部門所強調的,「互聯網行業不是反壟斷法外之地,所有企業都應當嚴格遵守反壟斷法律法規」。

    從歐美反壟斷的經驗來看,中國現在對「大而不能倒」的互聯網平台舉起反壟斷之刀,不是早了而是晚了,有點亡羊補牢的味道,但畢竟這是走上有序管理的重要一步。

    除了相關文件密集發佈,為了加強統籌協調,中國17 箇中央部委正在建立反不正當競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

    種種迹象表明,對於互聯網巨頭們的監管之手,正越收越緊。

    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09988.HK)
    騰訊控股有限公司(00700.HK)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