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電商有後發優勢嗎?
今年618,各大平台平靜了很多,只有一個新現象引發行業關注,那就是,隨着電商發展到以人為本的新階段,眾多商家開始加入抖音電商。
在今年618期間,電商平台的流量回報成為商家關注的焦點,而在抖音電商上,有商家的流量投放實現了1:12的高效回報,這也吸引了不少達人、商家、機構紛紛加入抖音電商,包括蘇寧、京東等電商平台也先後與抖音電商合作。最新數據顯示,至2021年1月,抖音電商平台交易額對比2020年1月增長了超過50倍。
電商是一箇舊戰場,由於其最有利於商業化變現,一直玩家眾多,而傳統電商時代,是 「人、貨、場」的較量,貨是核心。直到2015年,才開始將人作為業務邏輯的支撐點。
從關注貨到關注人,是因為內容形態和流量邏輯發生了變化。
因為移動網路的發展,帶來了更密集的社交網絡、更好的內容呈現方式和更大的流量,從而讓關注人有了堅實的基礎。
以前,貨就是內容,也是流量,如今,視頻化是內容的新形態。其中,抖音是至今較為成功的視頻產品之一,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8月,包含抖音火山版在內,抖音的日活躍用户已經超過了6億。
電商的底層邏輯主要有兩個,一個是人找貨,搜索為重;另一個是貨找人,推薦為重,抖音電商走的就是這條路。
不過,電商也一直在發展和進化,如今,「人」的重要性,業內高度認同。阿里內部很早就提出了「萬場升級」的想法,核心觀點是「人就是場」,要圍繞人來佈局新的商業形態。
「搜索還是推薦,都是手段,目的還都是提升電商的效率的方法。」業內人士説,搜索機制下,結果越精準,花費時間越少,效率越高。而搜索的結果,有成千上萬條,什麼內容放在第一條,哪些內容放在第一屏?都依賴於推薦。推薦機制也如此,精準推薦,背後是強大的搜索能力。
無論是搜索,還是推薦,效率的提升都基於推薦機制。如果説,未來的電商競爭,在於商品推薦的精準性,那麼,抖音電商就顯示出了更多優勢。因為,個性化推薦是今日頭條和抖音電商快速崛起的發展密碼。
2020年6月,抖音電商正式成為字節跳動一級業務部門,7月,開始招兵買馬。根據抖音電商官方去年公佈的信息,2020年前11個月,抖音電商總體GMV增長11倍,其中抖音小店GMV增長44.9倍,新增開店商家數量增長17.3倍。
抖音電商成立後發展迅速,如果説拼多多的勝利是把人的情感和購物的性價比融合在一起,那麼抖音電商的勝利則是發現了「興趣」的秘密。
興趣本來是一個篩選機制,但隨着內容的進一步豐富,興趣也會被好內容激發,研究表明,當下的消費者,購物決策更多發生在內容平台而非購物渠道。
2021年5月,抖音電商將自己的業務模式稱為「興趣電商」。其總裁康澤宇解釋,「在興趣電商場景下,消費者需求是不明確的,這是興趣電商的特點。關鍵的問題是,如何幫助用户發現自己的潛在需求,幫助商家把商品推薦給感興趣的人。」
分析認為,興趣電商的核心是主動幫助用户發現潛在需求,從這個角度來説,抖音電商就是要依託推薦技術和內容流量,尋求人貨匹配的最優化選項。
在火星文化創始人、CEO李浩看來,興趣電商的概念是可以成立的,其核心邏輯建立在抖音的推薦系統和龐大的用户數據上 ,推薦系統能夠幫助分析用户的喜好,給用户打上各種標籤,然後把用户可能感興趣的商品(服務)以短視頻或直播的內容形態推送過去,「如果推送能命中你的興趣,而內容能把你對商品的興趣激發出來,實現從種草到消費,整個邏輯鏈路就完整了。」
根據第三方測算,2023年興趣電商GMV會超9.5萬億元,康澤宇預計,「2020年線上零售增量大部分來源於興趣電商,未來5至10年,線上零售增量絕大部分也應該是來自興趣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電商仍然是一個增量市場的競爭,2020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9.2萬億元,但而目前主要電商平台的GMV總和佔比不足三分之一,未來發展空間依然巨大。
興趣怎麼做電商?
6月19日,「抖音618好物節」數據報告發布。報告顯示,自5月25日至6月18日,抖音電商直播間時長累計達2852萬小時,累計看播人次372億,興趣電商正成為廣大消費者購物的新選擇。
去年,抖音電商官網和抖店先後上線,抖音電商官網的介紹是「用户發現並獲得好物的優選平台」,抖店則是抖音電商入駐平台。在4月8日舉辦首屆生態大會後,抖音電商的發展開始提速。
燃財經注意到,4月中旬,一個名為「抖音商城」的購物車圖標出現在抖音用户的個人主頁,並用灰色字體註明「發現超值好物」。根據燃財經觀察,無論有沒有在抖音平台的消費行為,這個功能都會向用户展示,且只有自己可見。
點開「抖音商城」之後,可以看到,右上角頂部的「地址」和「抖星換好物」,往下是「足跡」、「購物車」、「收藏」、「優惠券」等功能,並推出了「我的訂單」功能,設置「待支付」、「待發貨」、「待收貨」,以及「待評價」、「退款和售後」等,下面的「猜你喜歡"採用雙列顯示,包含「好物秒殺"、正在直播的賣貨直播間,以及商品展示等。
「抖音商城」的功能覆蓋了底部TAB欄「我-我的訂單」功能,「抖音商城」推出之後,用户可直接在個人主頁查看購物和商品信息,此舉可能意在改善用户購物體驗,加大消費決策。
商家的動作要更快一些。因為他們很清楚,電商增長的邏輯鏈條正在發生變化,以前的做法,是通過打廣告等方式,吸引消費者上門;現在,商家只有主動向用户推薦商品才有可能獲得增量,個性化推薦越精準,增長空間越大。而這一點,正是興趣電商的優勢,於是,很多商家湧向抖音電商。
2020年2月,英偉達(NVIDIA)發佈了GeForce RTX 3060顯卡,銷售團隊決定上陣抖音直播間,他們一開始覺得,「有1萬同時在線是不是就算成功了?」但實際直播反響出乎意料,一開始就有上萬觀眾在線,峯值有數十萬人,當晚的GMV更是達到了2038萬。
「抖音618好物節」期間,6月5日,他們開啓了第二場抖音直播,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抖音電商運營團隊還來給英偉達(NVIDIA)支招:
直播前10天起,英偉達(NVIDIA)消費級銷售和市場團隊啓動了矩陣式的傳播,利用多平台官方賬號預熱,從參與廠商、直播產品等多方面逐步種草,提升用户興趣。
與此同時,所有參加直播的筆記本電腦、顯卡廠商,如聯想、戴爾等,也在官方微博、抖音發佈活動預熱視頻,形成全生態的資源導流。並且在抖音電商的幫助下,「英偉達GeForce」賬號發起了以#RTX30遊戲筆記本# 話題為基礎的抖音話題挑戰賽,通過挑戰賽吸引用户關注,宣傳活動,截至發稿,這個挑戰賽有2700萬個作品參與。
直播時,抖音電商兩位專員提供了24h「保姆式」服務,及時聯繫相應資源解答團隊遇到的各種問題,使英偉達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貨品準備、流程梳理等更多細節。最終,英偉達在6月5日的單場直播中斬獲了2700萬的銷售額。
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到,「興趣電商」其實是一條完整的鏈路,包括種草、用户興趣激發、購買、沉澱品牌自有粉絲、二次復購等環節,通過將合適的貨物推薦給感興趣的人,可以有效降低獲客成本,以及優化「人貨」匹配率,提高交易效率。
抖音電商所做的工作,就是在日活超過6億的流量池中,運用強大的推薦機制,精確推薦與匹配,在內容千人千面的基礎上,實現興趣的千人千面。
當用户在抖音App界面刷到一個有意思的內容,點亮紅心,並對短視頻中出現的一個商品產生了興趣,可能這個商品並不是即時與剛需的,但通過視頻內容,激發出了一個「快決策」需求,形成了消費能力。現在,抖音電商把這個路徑變短了。
在618前夕,抖音電商還發布了《2021抖音電商商家經營方法論白皮書》,並提出了FACT經營矩陣模型。具體説來,FACT是商家在抖音電商的四大經營陣地,分別為F (Field) 商家自播的陣地經營、A (Alliance) 海量達人的矩陣經營、C (Campaign) 營銷活動的組合爆發、T (Top-KOL) 頭部大V的品銷雙贏。
良品鋪子營銷部門的一位員工説,他們直播電商營銷體系,類似FACT體系。他説,第一層次是培養自己的主播,良品鋪子招了4名「專業主播」,從早上9點至晚間12點直播,覆蓋抖音電商等平台;第二層次是簽約MCN機構,和機構主播合作;第三層次是與明星主播合作。迄今為止,良品鋪子先後和劉濤、劉敏濤、傅首爾、楊穎、沈濤等明星合作直播。第四層次則是與頂流帶貨主播合作。
良品鋪子這樣解釋四個層級的不同,第一層和第二層更偏重「展示」與「帶貨」,第三層和第四層更偏重於品牌、產品、企業形象的多重輸出。
在這個基礎上,抖音電商也推出了一些增效工具,構建了抖店、巨量百應、抖音電商羅盤、巨量千川4大產品能力模塊,抖店是商店,巨量百應為商家提供連接達人、機構與服務商提供一站式服務的後台;而羅盤與千川提供問題診斷與廣告營銷服務。
抖音電商通過近一年的探索,初步建立起了比較完善的電商基礎設施,在「抖音618好物節」活動中,抖音電商就以源頭好貨和國潮好物獲得了關注。報告顯示,有22.3萬款地方好物通過該平台賣向全國,蔬菜和水果較去年同期銷量翻倍,非遺技藝商品訂單量按月增幅達173%,瀘州老窖、百雀羚、內聯升等老字號迎來市場新增量。
其他商家也成績不俗,6月5日,周大生專場GMV總額達到1647萬元;此外,太平鳥、華為、威露士、大希地等在內的眾多品牌訂單量、成交額、直播觀看人數都屢創新高。
最重要的「人」是誰?
在電商眼中最重要的「人」,指的是消費者,而流量和消費者之間,還有很大的鴻溝。
抖音不缺流量,但在外界看來,怎麼把流量變成消費者,是抖音電商發展道路上的最大阻礙,必須從產品邏輯、運營模式、外部協同等各個方面顛覆自己。正如《晚點LatePost》報道中所説,「抖音從媒體到交易,不是在做疊加,是在做跨越。」
梁成是杭州一個服裝批發店鋪的老闆,在抖音電商摸爬滾打了兩個月後,梁成發現, 「抖音的流量很大,可能一個黃金時間段有上千人湧進直播間看你的直播。」
而在芭比辣媽創始人李楠看來,抖音採取的是公域流量模式,大家永遠都有打爆款的機會。
人們常常驚歎於這樣的故事,一個只有1700個粉絲的抖音主播,突然打出一個爆款,幾天之內爆了七八萬單,賺到幾十上百萬元。
比如,從2020年6月開始做抖音電商,商家老譚創造了不少爆款,積木爆了30多萬單,鞋墊賣了10多萬單,帽子組合是40多萬單。
而滸城古娘創始人郝行峯第一次打造大爆款,是在大年初八,當時,直播間有5000多萬播放量,170萬點贊,4個小時的直播,賬號漲了60多萬粉絲。「當時我們都激動壞了。」
郝行峯第一次關注到抖音是在2019年,當時的「滸城古娘」還做批發業務,一段時間內,店裏突然來了好幾位「大客户」,每次進貨數量都不小,且頻繁複購。經過交談詢問,他得知,這些「神秘人」是抖音上的帶貨主播,衣服在她們的直播間很受歡迎。隨後,他們也轉型線上。
不依靠達人和明星帶貨,堅持自播的滸城古娘僅用了兩年時間就成了抖音電商上的品牌新貴,單場直播GMV高達八百多萬元。而郝行峯的秘笈,就是投放廣告為直播間引進流量。
每次直播,他都要看直播間的觀看人數、粉絲停留時間和人均貢獻量,根據大數據實時調整運營方向。他將feed流投放目標設定為成單,建50-100條計劃,通過觀察每條計劃的投產比決定投入金額,吸引品牌目標用户,投放過程中需要實時關注直播間人數,當上漲到一定數量後,可以先暫停投放,人數穩定後再重新開啓,隨時調整在線人數。一個多月後,郝行峯的摸索實踐初見成效,滸城古孃的流量投放實現了1:12的高效回報。
「和顧客走得更近了」,這是郝行峯做抖音電商之後最大的感受,直播間的實時交流能夠讓商家更瞭解用户需求,服裝免費改短的服務為其贏得了一大批忠實粉絲。這些忠實粉絲不僅會在主播直播時替新顧客答疑解惑、消除顧慮,還會幫着公司打榜衝業績,自己不穿也會買來送人。
郝行峯也許沒有注意到,他在做的事情,其實就是興趣電商的生動註腳。事實上,更早之前,就已經有人意識到了興趣電商的威力,因為根據興趣聚攏過來的粉絲,商業價值極高。比如,李楠發現,有時候,她的直播間只有800左右粉絲,人數不多,但是質量夠高,每一個人消費都上千了,「因為我們會賣奢侈品,最後成交額也很不錯。」
康澤宇曾表示,興趣電商對商家的好處,一則是潛在消費需求被挖掘出來,二則是方便商家精準找到用户。「有商家反饋,他們的抖音電商消費者中,85%以上是品牌新客户。」
從這個角度來説,抖音電商強調的「人」,既包括流量、消費者,也包括商家、品牌。
優質內容與優質好貨是事物的一體兩面。大量優秀的內容創作者出現,使得海量優質商品,通過更好的內容形態被展示。商家也可以通過這些創作者觸達更多消費者。
彎道超車的機會
「抖音為什麼要做電商?」「抖音能做好電商嗎?」近年來,這些問題不斷引發熱議。
抖音電商官方的説法是,除推薦技術成熟外,另外兩個重要原因是,短視頻和直播的普及,讓商品展示變得更生動、直觀,大幅降低消費者決策門檻;大量優秀內容創作者的出現,使得商品可通過更好的內容形態被展示,商家也可通過創作者觸達更多消費者。
抖音電商發力後,帶來的變化主要是平台流量的傾斜,尤以直播帶貨為重。一家抖音電商服務機構向字母榜介紹,目前,他們可以將用户引流直播間觀看的轉化成本做到3-7毛左右,直播間點擊購物袋轉化成本做到2-4元左右,與此前相比,費用都有所降低。
抖音電商獲客成本低,源於他的流量更大,個性化推薦算法更強。據抖音電商透露,某品牌將線上會員、線下的會員和抖音的粉絲會員畫像做了一個對比,發現有85%的抖音粉絲都是新增用户,很明顯它做的都是增量的生意。
比如,「抖音618好物節」活動期間,平台新增用户最多的是00後,按年增幅達392.1%。其次是90後,按年增長225.9%。
在郝行峯看來,抖音電商對於服裝行業來説是一個非常好的銷售平台,也是品牌直播的好陣地,服裝行業應該抓住這一趨勢摸索自身品牌的自播經營之路。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MCN機構、品牌商家和商家服務商開始進駐抖音,2019年底,一家代播服務公司低調地開拓了抖音電商代播業務,為此,他們擴建了直播基地,招募了更多主播,併成功開啓了A輪融資。「店家自播正在快速發展,我們不能錯過這個市場。」這家公司負責人在與抖音電商高層交流後得出結論。
就連羅永浩所在的交個朋友科技,也開始將抖音電商的代運營業務視為重點發展業務,引進素人主播,培養直播達人矩陣,在老羅的抖音賬號直播間,幾乎也很少能看到他本人,一些陌生主播面孔頻繁出現。
據字母榜報道,這種現象一是由於平台的態度正在發生變化,品牌方、服務商可以用錢換流量,個性化推薦對直播帶貨也有一定的流量傾斜;二是抖音電商的流量採買工具日益完善。
比如,官方安排了專業工作人員提升商家運營能力,一個月實地到商家指導3-4次,主要帶領商家覆盤和提升投放方法策略,提高員工及主播團隊的業務能力。「效果好壞更多取決於對接的工作人員的業」能力,抖音電商和我們對接的人員對流量玩法很有研究,跟我們的合作也很默契。「負責滸城古娘廣告投放的工作人員表示。
他還提到,抖音電商運營部也會邀請他們參加打榜活動,並給到流量扶持。「進入榜單的品牌會得到傳播機會,有助於提升新品牌的關注度。而且每次參與活動打榜都像一次大練兵,我們可以通過覆盤優化投放策略,與同類型商家互相學習。」
專項培訓也是平台扶持新品牌成長的方式之一,「課程內容主要是關於抖音電商的基礎玩法,在初期階段會讓我們對抖音電商有系統認知。」
業績的提升是顯而易見的,從一開始依靠低價格來拉動銷售,到現在通過掌握直播運營技巧和撬動流量槓桿實現增長,滸城古娘日均交易額從20萬元提升到超百萬元。
願景娛樂COO關明賀説,機構跟着平台走。以前賣貨可能最看重成本,但現在,商品要結合內容,找到每個人的價值點和興趣。他説,「25歲到40歲的女性的購買能力最強,機構需要做的事情是讓她對除了衣服與化妝品之外的商品感興趣,比如電腦。」
「抖音電商想讓你把這幫人的興趣激發起來,而不是一味強調成本等原有那些方式。」他説。
杭州一位電商人士説,當下平台運營帶來的效率優於供應鏈,儘管後者也是重要的,但運營投入低,涉及環節少,效率可以得到快速、穩定的提升。
根據她的觀察,一些企業正在面臨功能和地理上某種分離,比如,市場營銷和生產的分離已經成了一些中型企業和新品牌的常態,這些品牌通常崛起於二三線城市,目標羣體針對年輕用户,他們的市場競爭激烈,他們迫切需要得到市場的最新信息、電商平台方的最新策略及齊全的營銷配置。
在李浩看來,抖音電商想要實現跨越式發展,還有三個問題需要解決:一是如何讓用户習慣在直播間看標品, 在非標品類,抖音電商的優勢是非常之大的;二是搜索產品的升級,抖音能否把用户對搜索的使用再推上一個台階,搜索的行為是用户主動購買的體現,這個板塊補上,抖音電商的競爭力會更強。三是如何持續提升用户復購,讓商家有興趣持續投入運營。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