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經貿談判無進展 但相互需要的格局不變|巨子點評
隨着新一屆美國政府逐漸完成國內經濟佈局,中美之間的經濟對話再次頻繁展開。6月2日上午,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與美國財政部長耶倫(Janet Yellen)舉行視頻通話。從會談後的新聞通稿來看,此次通話並沒有取得實質性成果,雙方僅僅「就彼此關心的問題交換了意見」。這與不久前(5月27日)劉鶴同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Chi Tai)通話的結果相似。
但是,在兩次溝通中,中美一直保持着兩個共識:一是中美經貿關係對兩國都十分重要;二是此後將繼續保持溝通。事實上,在「後疫情」時代,中美之間的依賴有增無減,兩國政府都需要將中美經貿談判繼續下去。
首先,美國需要廉價的中國商品來抑制通脹。數據顯示,隨着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不斷攀升,美國正面臨着輸入型通脹。美國勞工部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按年增速錄得4.16%,創下2008年9月以來新高,且超出市場預期(3.6%)。同時,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按年增速錄得2.96%,顯著高於3月的1.65%。
值得注意的是,美聯儲密切跟蹤的個人消費支出鏈式價格指數(PCE)已經遠遠超出美聯儲2%的通脹目標。美國商務部5月28日公佈的數據顯示,排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之後,4月美國核心PCE按年增速錄得3.1%,超預期的2.9%,創下自1992年來的最高。
目前,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增加了消費者的負擔。光大證券的研報顯示,自2020年4月開始,中國出口美國的商品數量快速恢復,中國廠商也開始上調對美出口價格,導致關稅成本逐步轉嫁到美國廠商和消費者身上。因此,為了控制通脹,美國政府有動力降低中美之間的關稅。
其次,拜登(Joe Biden)政府需要中國繼續購買美國商品來拉攏選民。根據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從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兩年內,中國應確保,在2017年基數之上,擴大自美採購和進口製成品、農產品、能源產品和服務不少於2000億美元」。
目前,中國擴大采購的規模遠小於協議「承諾」。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的跟蹤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協議涵蓋商品只有999億美元,相當於完成了當年「承諾」份額的58%;2021年前四個月,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協議涵蓋商品只有471億美元,相當於完成了相應時間段目標份額的73%。可以説,與2017年的基數相比,中國自美國購買的整體商品規模幾乎沒有增加太多。
在美國大選中,許多搖擺州是農業州或傳統能源州,這些州都希望繼續增加對中國的出口。因此,拜登政府需要和中國進一步就第一階段協議的落實情況進行溝通,讓中國繼續購買美國的農產品和能源,從而討好搖擺州和選民。
最後,中國需要美國的技術和市場以保持經濟繁榮。美國在技術領域對中國的打壓對中國部分產業和公司形成了一定影響。例如,在失去美國晶片後,華為的手機業務一落千丈,在高端手機領域基本退出了市場競爭。這不僅破壞了市場的自由競爭,也讓消費者失去了選擇。無論是站在中國的角度,還是站在全球消費者的角度,美國都不應當繼續將科學技術封鎖作為武器。
此外,疫情的衝擊過後,中國經濟正處復甦階段,需要外部市場的支持。目前,美國仍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中國的外貿企業和外貿商品也需要這個市場。因此,如果能夠通過談判令美國解除加徵的關稅,中國經濟面臨的外部環境無疑將更加友好,這將有利於中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的復甦。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