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人口普查|全國人口普查,為何姍姍來遲?

    人口普查|全國人口普查,為何姍姍來遲?

    今天,萬眾期待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公佈,全國人口共141178萬人。

    由於結果的姍姍來遲,給了一小撮人搞陰謀論的機會,鼓吹公佈數據是被修改過的,但這些人並不知道,他們的無知,使得自己成為了別人利用的對象。

    統計是國家最重要的職能之一,其英文statistic就與國家的英文state同源,尤其是現代國家,絕大部分情報都來自對信息的蒐集和分析,大名鼎鼎的MI5、MI6以及CIA中的「I」,英文Intelligence就是分析、信息、智力的意思。

    甚至連臭名昭著的軍統和中統,其全名也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和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我們早年對應的機構為中央調查部)

    情報部門真正的主力並非影視作品裏面的007特工,而是一羣「007」式工作的情報收集和數據分析人員,靠的是腦子而不是武力。

    譬如軍事上,1935年瑞士人雅各布出版了一本《戰鬥情報》,描述了德國軍隊的組織結構,各級司令部、各師和各軍管區的番號、編制、裝備、人數、駐紮地點,各級指揮官的姓名、年齡、經歷和任職時間,以及最新成立的殺手鐧裝甲師。

    情報的精準嚇得希特勒不惜代價將其綁架,才發現雅各布是通過德國報紙上一份份的公開信息,整理出了一份極其精準的德國軍力情報。

    而經濟上的經典案例,莫過於當年日本通過王進喜的一張公開照片,準確分析出了大慶油田需要的煉油設備,拿到了天價訂單和石油供給。

    僅僅是一張低分辨率的照片,

    從王進喜的衣服和報道時間,分析出油井維度應該應該在黑龍江北部,

    從王進喜背後油井架高度和中方反映,分析出了這個油田的儲量和產量,

    從王進喜握的把手尺寸分析出了油井的直徑。

    通過一張照片的分析,日本不僅拿到了鉅額的訂單,還為此積極調整了對華戰略,這就是分析與情報的威力。

    這些軍事和經濟領域精彩的情報故事特別多,只不過並不適合搬上熒幕罷了。

    為正是大量信息收集之後的大數據分析,使得統計部門能夠幫助軍事部門和政府的決策層做出正確的決定。

    國家如此,企業亦是如此。

    譬如去年某總經理翻牆到競爭對手廠裏面拍攝,就是為了拿到第一手的資料。

    甚至今年爆火的那些明星基金經理和他們的團隊,本質上就是一羣對宏觀經濟和企業進行調查和分析的情報人員。

    所以,此次人口普查動員了700多萬人,打破了慣例使用了身份證信息對應,在中央搞了集中數據處理,為的就是一整套極其精準的數據,為十四五和2035的發展戰略服務。

    因此,這套數據極其龐大,也極其有價值。

    前段時間西方媒體搞質疑的目的,在於投石問路打草驚蛇,通過質疑,為其情報部門獲得更多的信息,以服務於其對華外交和經濟領域。

    而我方結果的姍姍來遲,也是因為數據的極其重要和精準,公佈之前必須要進行「脱敏」,把大量的敏感數據剝離,只公佈部分市場需要的數據。

    大家關注的人口與生育率,只是人口普查中極其微末的一個環節。

    畢竟,這是幾百萬人統計,數千名數據精英數據分析,數百名智囊給出的確定性答案,是要為經濟、政治、軍事、外交來服務的。

    所以,如果拋開情緒的話,站在使用數據者(當局)的角度,僅僅看今天統計局長説的幾段總結和他的潛台詞,都可以獲益匪淺。

    一是中國人口基數大、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沒有改變,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優勢將長期存在,人口與資源環境仍將處於緊平衡狀態。同時,人口增長放緩,需要採取措施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這段是考慮消費市場。

    1、(國內)消費不會斷崖下滑,

    2、對(外海)資源的需求持續旺盛,

    3、面對未來的消費危機,要提前佈局(非鼓勵生育)。

    二是勞動力資源依然豐富,人口紅利繼續存在,同時勞動年齡人口逐年緩慢減少,經濟結構和科技發展需要調整適應。

    這段考慮中低端勞動力市場。

    1、勞動力供給持續性下滑,

    2、藍領人口供給長期嚴重不足,

    3、低端產業結構必須調整。

    三是人口素質不斷提高,人才紅利新的優勢將逐步顯現。同時,大學生就業壓力加大,產業轉型升級步伐需要加快。

    這段考慮中高端勞動力市場。

    1、白領人口供給長期過剩,

    2、高素質人才激烈內卷,

    3、高端產業升級勢在必行。

    四是少兒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雙雙上升,少兒人口比重上升既反映了調整生育政策的積極成效,又凸顯了「一老一小」問題的重要性,需要優化生育政策,完善養育等人口服務體系。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較快,老齡化已成為今後一段時期中國的基本國情。同時,老年人口的增加也會帶來智慧、傳承、發揮和需求拓展擴大。

    這段考慮勞動人口在總人口比重(生產VS消費)。

    1、非勞動人口(一老一少)激增,

    2、以老齡化代表的非勞動人口將持續擴大,

    3、生產者少消費者多,延遲退休勢在必行。

    五是人口加快集聚,既反映了城鎮化和經濟集聚的趨勢性變化,也對提高城鎮化質量、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這段考慮區域發展。

    1、人口加速流入大城市,

    2、農村人口加速流失,

    3、城市擴容與農村合居等政策勢在必行。

    大量詳細數據的統計局,看的比誰都清楚,裏面沒有一句假話和廢話,只是會選擇性的「高情商話術」。

    譬如統計局認為高級知識分子的過剩,在供過於求的態勢下,中高端就業的996內卷,只會繼續卷下去,導致高新企業人才成本的降低,就是「人才紅利新的優勢將逐步顯現」。

    譬如統計局認為勞動力不足,老齡化不可阻擋,給出的方案不是刺激生育,而是鼓勵延遲退休,用詞是「老年人口的增加也會帶來智慧、傳承、發揮和需求拓展擴大」。

    這就是把話説好聽的藝術。

    而且,販賣焦慮真的沒啥意思,看看這五條,統計局完全是站在當局的角度,説的都是最棘手的問題,給的都是最切實的解決方案。

    而且,由於統計數據在公佈前就已經擺在了決策層面前,很多行動都已經開始了。

    譬如通過統計得出的,藍領(人口)不足、白領(人才)過剩的結論,在最近嚴打校外輔導中已經體現了未雨綢繆,(村鎮)人口加速流入大城市的結論,在最近遏制房價學區房,降低落户門檻等政策中也已經體現。

    甚至鼓勵雙創、加強職業教育......未來還會有更多根據本次人口普查進行的國家戰略動作出現。

    所以,政事堂看來,除非是他國情報機構,關注數據的披露意義並不大,對於個人和企業來説,合理利用統計局給出的趨勢判斷更為重要,極少有人能比手握龐大數據、精英分析人員的國家機器想的還明白。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