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獨家│騰訊阿里有無國有化之憂? 監管層思路曝光

    獨家│騰訊阿里有無國有化之憂? 監管層思路曝光

    阿里巴巴(9988)、騰訊(0700)規模之大,不論是政策風向,還是發展路徑,都是不少中小公司的風向標。中國近期大力著手整治金融科技發展和反壟斷問題,市場再度傳出中央是否有意將其國有化,甚至有意見認為是中央「憎人富貴」,做得太多太出位,便要打壓。不過,來自北京監管體系的消息,明確絕無國有化的傾向,中央管治思維也並非外界猜測。

    阿里巴巴、騰訊努力耕耘廿載,兩間公司市值分別近4.7萬億元及6萬億元。據港交所資料,香港證券市場市價總值於今年2月底為52.9萬億元,整整兩間公司便佔據香港市場的近2成市值。直至現時,新晉平台如美團、拼多多等科企由野蠻生長、互相廝殺,到搶得市場一席之地,甚至成為行業一哥。

    上述消息人士透露,面對上述平台經濟的發展壯大,中央確是予已肯定,認為有助推動經濟發展,同時亦大力鼓勵創新。然而,恰恰是深入日常百姓生活,越意識到金融風險的存在,中央才決定對行業立規管治,且一定遵從法律途徑監管。

    阿里巴巴和騰訊兩間公司市值合共佔港股市場2成。(路透社)

    阿里騰訊早知監管要求

    去年11月2日銀保監和人民銀行等部門起草的《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其中,意見稿規定網絡小貸公司在單筆聯合貸款中的出資比例不得低於30%。消息人士透露,事實上,早在網貸新規意見稿出台前,中央監管層早與其行業包括阿里和騰訊已經過充分溝通,是兩者事前絕對知悉的事情。

    中央與企業保持緊密溝通的另一佐證是,騰訊在剛剛的業績會提到,市傳繼馬雲被中國反壟斷監管機構官員約談後,馬化騰與中國反壟斷監管機構官員會晤,討論騰訊的合規情況。騰訊總裁劉熾平解釋,騰訊定期與監管機構召開會議,強調有關會面是自願性質,並指只是其中一個常規會議,當中會議談及如何創造有利環境,騰訊一直視合規為「首條生命線」。

    中央劃了一道線,大家也知道了,便要遵守,雙方明刀明槍,踩過了便受罰。只是馬雲以為隨著自身做大,以為可以攜資本以令中央,就是踩過了線。原本新規出台和螞蟻上市,在時間上可以調整,可以早幾日,也可晚幾日,馬雲的行為讓其吃到了教訓。不僅如此,對於整個阿里系的調整,更加疾風驟雨。但消息人士透露,對於阿里的嚴格監管,是對行業作為一面鏡子,並無收編之意。

    螞蟻在前,騰訊也減減氣焰,收服於監管之下。劉熾平指,他理解金融控股公司是監管希望更好對行業風險進行控制,幫助行業健康發展,認為只要騰訊業務合規,成立金控公司只是「把架構改一改」,對業務沒有太大影響。

    另外,騰訊的小微貸業務主要是由微眾銀行所進行,其微眾銀行已由金融機構監管,而所經營的借貸業務亦完全符合規管要求,包括出資達3成的要求、不借貸予大學生、給予利息上限等。管理層承認中央維持嚴格監管,微眾銀行亦繼續由擴大規模策略轉至專注產品質素。

    騰訊指,旗下的小微貸業務主要是由微眾銀行所進行,其微眾銀行已由金融機構監管,而所經營的借貸業務亦完全符合規管要求。(資料圖片/吳倬安攝)

    「國有化」屬無稽之談

    對於輿論盛傳「國有化」之說,是無稽之談。中央對於整體經濟的調控,已經進入精細化治理階段,更會以法律為準繩。數月來,是對於過往平台經濟野蠻生長的糾正和立規。由原來沒有「規矩」,現在就補條例、補法規。

    再者,監管層也清楚,國有企業管理思路會限制平台經濟蓬勃發展。「國有化」傳聞沒有根據,只是輿論對於中央威權認知的偏差造成。

    嚴管不當市場壟斷行為

    監管當局對不當的市場壟斷行為全為監管重點,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去年12月11日召開會議,會議首次提出「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3天後市場監管總局就向阿里巴巴、騰訊等開出三張反壟斷罰單,還表示「網路行業不是反壟斷法外之地」。

    市場監管總局指,根據《反壟斷法》規定,阿里巴巴收購銀泰商業、閲文 (772) 收購新麗傳媒、順豐(深:002352)旗下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收購中郵智遞科技,共三宗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進行調查,並於去年12月14日依據《反壟斷法》作出處罰決定,對阿里巴巴、閲文、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分別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

    此外,今年3月12日,當局又根據《反壟斷法》,對包括騰訊、百度(09888)及美團(03690)在內等12家互聯網科技公司作出處罰,分別罰款50萬元人民幣。騰訊被罰原因是由於涉及收購線上教育平台猿輔導股份,上述交易並未構成排除、限制競爭的壟斷結果,主要是沒有為交易依法申報而構成違法。

    在此期間,市場監管總局不單是針對國內企業,外國企業在華營商也受監管。今年2月,市場監管總局與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以及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等五部門,聯合約談Tesla,更點名要Tesla「嚴格遵守中國大陸法律法規」,加強內部管理。

    中國市場監管總局發出公告,阿里巴巴、閱文及深圳市豐巢網絡等三家企業,因違中國《反壟斷法》,遭各罰50萬元人民幣。(資料圖片)

    龍頭企業與百花齊放並無衝突

    然而,《反壟斷法》用意不是要捏死企業,而是促進整個行業健康成長。大型企業坐享資源優勢,細小企業的生存空間便會收窄,中央樂見的是隨着市場規則,形成龍頭企業,龍頭企業持續做大,當局亦易於管理,而市場同時又能容納不同企業,達致百花齊放的景象。

    故此,當局限制大型企業的市佔,如一個經營者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達到二分之一的;兩個經營者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合計達到三分之二的;三個經營者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合計達到四分之三的,便可以推定經營者具有市場支配地位。

    同時,由於平台經濟收集極多用戶數據,為恐龍頭企業藉此利用數據和算法對價格進行控制,當局將其立入規管之中,防止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平台經濟領域經營者,可能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包括以不公平的高價銷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價購買商品。上述規定均納入於《反壟斷法》第三章「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之中。

    內地電商後起之秀拼多多的用戶數量已經超越阿里巴巴,活躍買家逾7.8億名。(路透社)

    房地產監管不放鬆 合格便可發展

    這正如房地產管理思路一樣,過去數年,中國房地產發展迅速,由2015年的僅有7間「千億房企」,至2016年的12間。其後每間房企均以晉身「千億房企」俱樂部為目標,內房行業競爭激烈,大型房企吞併小型房企,市場自然形成龍頭企業。

    去年中央劃下「三道紅線」,房企也得遵守。業務增速雖減慢,不過,值得留意的是,邁進「千億房企」內房已達43間。在短短6年間,數字增幅驚人,證明後來的企業也可做大做強。

    如今,同樣情況落科技公司身上,過去科技公司快速發展,直至目前,中央已明確表態,要在金融科技和反壟斷法上合符規矩便可發展。畢竟龍頭企業自有龍頭的優勢,百花齊放也是展現經濟生命力的指標。

    延伸閱讀: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