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年賺千億難救股價 回A會是估值拐點嗎|企業熱評
在騰訊之後,另一家年賺千億元人民幣的內地明星公司中國移動,也在3月25日下午發佈了業績,不過市場反應對波瀾不驚,在媒體電話溝通會,大部分記者更關心中國移動回A股的最新進展。
何時回A是焦點
在中國電信率先表示將回A股上市之後,中國移動在其ADR被美國市場摘牌之後,回A之旅似乎也就順理成章。
對此,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回應道:公司注意到內地資本市場近年來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為紅籌企業回A提供了有利環境,正在積極地跟蹤、及時地研究溝通相關政策。
楊傑表示,確信回A有利於公司發展,也將使廣大客户有更多的機會分享公司成長髮展的收益。
「下一步有確定消息,公司也會按照監管要求及時披露。」楊傑説到。
考慮到自2019年3月以來,過去兩年裏中國移動的股價已經從80港元跌至50港元,最低一度至39港元的低點,從上海和香港兩個市場溢價的角度,回A也是中國移動價值再發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必然邏輯。
只是,在近期資本市場波動加大的大背景下,體量達萬億規模的中國移動,一旦確定回A的話,必然對A股市場的投資者情緒產生重大影響,時間點的選擇也就頗為重要,能否趕在2021年落地,恐怕也充滿了不確定性,需要耐心和市場契機。
鑑於中國是全球5G通信市場領頭羊的角色定位,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裏,中國移動都會是這個市場的老大,而如何抓住產業網路和5G行業應用的東風,實現從2C端業務到2B端業務的大轉型,會是中國移動能否在資本市場重整旗鼓的關鍵。
業績和股價波瀾不驚
財報顯示,2020年中國移動營運為 7681 億元,按年增長3.0%。其中,通信服務收入達6957億元,按年增長 3.2%;股東應占利潤達1078億元,增長1.1%。

在用户規模上,截至2020年末,中國移動的移動業務用户數達到9.42億户,其中,5G套餐用户數達到1.65億户。
隨着中國移動業績的發佈,中國三大運營商的年報成績單也都已亮相。
中國電信2020年營收為3936億元,按年增長 4.7%。其中,通信服務收入3738 億元,按年增長 4.5%;股東應占利潤209億元,按年增長 1.6%。
中國聯通2020年營業收入為3038億元,按年增長 4.6%。其中,服務收入2758 億元,按年上升 4.3%;股東應占利潤125億元,增長 10.3%。
顯然,在5G元年,中國移動無論是收入還是盈利水平,均保持着強勢地位,其中營收是中國電信的兩倍,是中國聯通的2.5倍,盈利更是中國電信的5倍,是中國聯通的近十倍,依然是中國通信市場當之無愧的霸主。
董事會建議派發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1.76港 元,連同已派發的中期股息每股1.53港元,全年股息合計每股3.29港元,中國移動也依然是港股市場股息率最高的內地企業之一。
如果以過去一年中國移動的股價均值60港元計算,股息率在5.5%左右。
不過,這樣的股息率和業績表現,依然未能帶動中國移動股價的反彈,3月26日開盤後,股價依然維持在50港元附近,並未跟隨恒指出現大漲走勢,這或許跟中國移動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恢復低於預期有關。
從財報數據可以發現,2020年中國移動 ARPU值47.4 元,較前三季度的48.9元繼續略有下降,低於市場預期。其中4G用户ARPU由56.4元下降至53.2元,下降較快,5G用户ARPU值達91.3元,繼續維持在高位。
對此,中國光大證券的觀點認為:判斷或由部分高ARPU 4G用户轉至5G所致。

從過去兩年的股價表現來看,中國移動距離兩年前(2019年3月20日)高點的81港元依然相距甚遠,市值也艱難維持在1萬億港元上方。
估值拐點在哪裏?
作為內地企業在港上市的一家標杆企業,中國移動過去長期是國際投資機構的重要標的,但為何過去兩年股價表現如此低迷?
一方面,因為中美博弈和美國國內政治影響,今年年初中國三大運營商的ADR被紐交所摘牌,美國投資人對於中移動這樣的中國國有控股企業投鼠忌器,三大運營商的股價均一度出現大跌,中國移動更是在年初創下39港元的歷史低點。
另一方面,由於5G處於一個高投入低產出期,而中國政府提出的「提速降費」之舉,無疑壓低了運營商的盈利空間,而處於龍頭地位的中國移動,受到的影響又最為明顯,這也讓部分投資人選擇了迴避。
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三大運營商2021年資本開支預算合計為3706億元,按年增長10.69%,5G相關的資本開支預算合計達1847億元,按年增長2.44%。如果加上中國鐵塔,4家基礎電信企業2021年將在5G網絡建設上投資共計2031億元,較去年進一步增加。
顯然,由於5G已經是中國的國家戰略,也是全球率先實現大規模商用的市場,對於三大運營商這樣的國家隊而言,5G的投入不只是一筆經濟賬,更多的也是一筆「政治賬」。
不過,雖然有「提速降費」和加大5G投資的雙重壓力,但是無論在內控還是成本管控上,中國移動不只在三大運營商裏遙遙領先,放眼全球也是為數不多的同類企業。
從現金流的角度來看,2020年末,中國移動「現金與現金等價物」為3231.11億元,賬面流動資產5797.43億元。
顯然,中國移動依然是一隻現金流充裕的「國有巨獸」,這也是其在中報分紅之後,年報又大幅分紅的原因所在。
如果對比中國移動和騰訊的分紅,這種股息率的差距就能體現的更加明顯,當然,由於國有機制的原因,中國移動無法用這些千億現金流來進行投資,這不能不説是一個巨大的遺憾,也是跟騰訊這樣的科技公司,在市值和估值上差距巨大的最重要原因。
從估值的角度來看,目前中國移動的市盈率(P/E)為8倍,市淨率為0.76倍,估值僅略高於中國幾家在港上市的國有銀行股,即使對比美國的同行,如巴菲特加倉的美國電信運營商威瑞森(Verizon),其市盈率為13倍,也大幅高於中國移動。

被資本市場低估,似乎成為了中國移動這兩年的常態,而其中的不少投資者也焦慮萬分。
今年2月,隨着媒體披露巴菲特加倉威瑞森、減持蘋果公司,這被認為是「巴菲特對電信等傳統行業長期投資的信心」,也凸顯了全球資本市場科技股被拋售、傳統企業價值重現的投資風格大轉換。
當時中國移動的股價也隨之出現了一波上漲的行情,最高至59港元,較最低點39港元的漲幅達到了50%,不過此後又回到50港元附近,價值修復之路依然漫長。
假如未來確定回歸A股市場,會是中國移動估值的真正拐點嗎?讓我們拭目以待!
中國移動有限公司(00941.HK)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