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才是「真首富」:抄底自家股票 輕鬆賺到上千億
中國自媒體「金融八卦圈」3月19日發文指,最近李嘉誠又有大動作,前段時間李嘉誠的長實集團時隔多年,再次在香港花百億購入地皮發展房地產項目。最近李嘉誠又有新的動作,李嘉誠把自己李嘉誠慈善基金會持有的4個項目股權轉讓給了李嘉誠控制的長實公司,作價是170億。
這4個項目分別是UK Power Networks兩成權益、Northumbrian Water兩成權益、Wales & West Utilities一成權益及Dutch Enviro Energy的一成權益。
最近長實也同時公布了2020年的全年業績包括:營收741.52億港元,按年減少23.01%,利潤163.32億港元,按年減少43.94%。因為疫情的影響,長實去年在全球的飛機租賃、英國酒吧,還有地產等生意受到了巨大的影響,這導致公司業績不斷下滑。
業績下滑也導致長實的市值至少蒸發千億,從2500億跌到了1500億左右。不過讓人想不到的是,李嘉誠父子在公司市值大跌的時候,卻不斷增持長實的股票。從去年3月開始,李嘉誠父子在131個交易日裏面累計增加了7268萬股長實股票,涉及資金超過了30億,讓自己父子的持股增加了1.96%。目前李嘉誠在長實的持股為35.898%,李澤鉅則為35.96%。
為何股價大跌,李嘉誠父子卻如此密切的增持公司股票呢?其實說白了就是李嘉誠父子在抄底自己的公司,同時他們密切小額增持,又可以避免公司股價大漲,從而導致自己的持股成本上漲。
那麼李嘉誠為何要抄底自己的公司呢?看看長實的財務情況你就知道了。長實目前的總計資產超過了4200億,而負債卻僅僅只有1200億左右,也就是說長實的淨資產高達3千億,而目前長實的市值只有1500億,也就說長實的股價其實是被大大低估了。
資本市場都喜歡追逐概念,長實這樣發展穩健的公司,最近兩年是被低估了,加上疫情的影響,市值更是進一步大跌,這樣反而給了李嘉誠賺錢的好機會。
這次李嘉誠把慈善基金會的4個項目賣給長實,其實也是變相的增持。因為長實將發行新股來支付這筆收購費用。收購完成之後,李嘉誠在長實的持股將增加9%。
這樣李嘉誠父子的持股已經在80%左右。那麼李嘉誠為何不直接讓長實付現金呢?這就是李嘉誠聰明的地方。如果是長實支付現金的話,那麼長實就得拿出170億的現金,這將讓公司的現金儲備受到影響,雖然長實目前的現金儲備超過了500億,不過拿着現金來收購自己的公司,其實是不划算的。
發行股票來收購,不僅僅不需要動用到長實的現金,而且長實目前的淨資產高達3千億,說白了長實這170億的股票,其實真正的價值是340億。
最近一年李嘉誠父子密切增加長實,如今已經達到了絕對控股的地步,估計他們有可能把長實私有化。最近幾年香港地產家族私有化的例子並不少。吳光正就把會德豐給私有化了,這樣就讓會德豐成為了自己的家族公司,而私有化的金額是通過發行九龍倉的新股是完成的,所以吳光正也不需要額外拿出幾百億來完成私有化。
另外劉鑾雄的妻子甘比也準備把華人置業私有化了,華人置業目前的市值還不到100億,不過實際上資產卻超過了300多億。
另外長實在今年還公布了一個消息,那就是分紅減少,本來投資長實這樣的股票,就是為了分紅而來,如今分紅率下降,那麼股價就肯定會進一步下跌,那麼李嘉誠父子就可以繼續低成本增持了,這次他們這樣把資產左手倒右手,已經成功賺到了上千億。
如果他們私有化成功,那麼3千億的淨資產就落入李嘉誠父子的口袋了,長實目前在內地就擁有近千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另外在銀行還有550億的現金存款,另外還有上百架的飛機在出租中,另外在香港、內地、新加坡還有大量的物業,一年可以收租70多億。
其實看到李嘉誠這些操作,你就知道為何很多人說李嘉誠是真正的首富。內地的這幾大地產巨頭,別看這規模非常多,其實淨資產都不到千億。他們不過是利用槓桿不斷放大而已。恒大、融創、碧桂園這些公司的負債率都高達7成以上,李嘉誠的長實的負債率才2成多一點。
關鍵的是長實不過是李嘉誠眾多公司中的一家而已。難怪說李嘉誠才是真首富,資產左手倒右手,輕鬆賺到了上千億。
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00001.HK)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