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坦利:2021年全球市場值得關注的七大投資主題
從線上廣告增長到精準農業,今年有七個主題有望重塑行業格局,並推動資產價格上漲。下文介紹了摩根士丹利研究部對每個投資主題的看法,以及我們的看法為何與市場預期有所不同。
亞洲是否正在進入「金髮姑娘經濟」時代(Goldilocks Era)?線上廣告增長能否持續?投資者是否應該看好銀行業?
在最新一期的年度「大辯論」系列中,摩根士丹利研究部點明瞭今年股市可能將塵埃落定(或取得重大進展)的數十場重要辯論。而這些都恰好體現了我們的分析師、經濟學家和策略師與當前市場看法有所不同的領域。
繼不同尋常的2020年之後,今年的「大辯論」歷史性地探討了全球近100個話題,不僅涵蓋新冠疫情和經濟復甦帶來的諸多深遠和潛在的長期影響,也探討了贏家與輸家之間的巨大差距,以及相關的機會和風險。
以下為您羅列出2021年的七大辯題:
一、亞洲是否正在進入「金髮姑娘經濟」時代?
投資者一直對亞洲經濟復甦的持久性和步調持懷疑態度。關鍵問題集中在政策空間的缺乏是否會抑制經濟復甦,以及在病毒突變和疫苗推廣之際,新冠疫情是否會對經濟增長產生更持久的影響。

摩根士丹利仍持樂觀態度。去年秋天,摩根士丹利的經濟學家表明,亞洲(除日本外)的投資者應準備好在2021年進入「金髮姑娘經濟」時代。亞洲地區經濟學家陳德儀表示:「『金髮姑娘經濟』時代的特點是經濟增速加快且高於趨勢水平,通脹雖在上升但仍處於良性水平,以及『大寬鬆』政策。」
2020年,北亞的經濟增長表現出眾。陳德儀認為,今年經濟增長的分化將讓位於經濟增長趨同,落後者將迎頭趕上。摩根士丹利對亞洲和印度的經濟增長預期遠高於市場預期,其中印尼和菲律賓可能在「金髮姑娘經濟」時代處於較有利位置。
儘管如此,最近中美利率上升引發了對「縮減恐慌2.0」的擔憂——在此情況下,市場會像2013年那樣對利率上升預期做出負面反應。然而,陳德儀認為,這不會影響有關「金髮姑娘」經濟即將到來的看法,因為加息應是漸進的,而且亞洲各國當前的宏觀穩定性也好於2013年。
二、精準農業能否帶動銷售?
精準農業通過衛星、機器人和大數據等新技術,提高農作物產量和減少農場廢料。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認為,精準農業在未來食品領域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21年其收入有望增長50%,與基礎設備需求的兩位數增長互補。
「精準農業此前被認為可以抵禦潛在的設備銷售波動,」摩根士丹利分析師Courtney Yakavonis表示。「我們認為,多年來在設備需求復甦背景下,市場並沒有看好這個產品組合以及定價潛力,在此輪需求復甦中並未充分發揮作用。」
三、投資者是否應該看好銀行業?
對美國銀行業,市場認為投資者「需要親眼看見才會相信」,因為投資者不確定在疫苗接種全面鋪開後,經濟能否平穩應對刺激政策力度減弱所帶來的影響。
摩根士丹利全球銀行和多元化金融研究主管Betsy Graseck表示:「市場沒有意識到,疫苗接種速度就像一個水晶球,可以預測我們何時迴歸正常化。疫苗接種將有助於美國經濟在2021年底迴歸正常化,這應會降低失業率和貸款損失,並推動貸款增速和長期利率上升。」
整體而言,這應會使盈利和股票回購增加,讓每股盈利增速加快。Graseck表示:「我們對2022年盈利增長的預期比市場預期高8%左右,在我們的基本情景下,增速中位數為18%。」摩根士丹利全球銀行業研究團隊也同樣持樂觀看法。
四、歐洲價值股反彈是否合理?
長期以來,投資者一直對歐洲價值股持謹慎態度,但到了2020年底,歐洲較便宜的股票與其他成長股之間的估值差距終於開始縮小,這種情緒開始發生了轉變。目前一個重要的問題擺在人們面前,那就是這次反彈能否持續。摩根士丹利策略師認為在每股盈利強勁增長、政策支持、債券收益率較高以及估值差距較大的綜合影響下,這次反彈將會持續。
摩根士丹利歐洲和英國股票策略團隊主管Graham Secker表示:「政策制定者和央行可能在經濟復甦過程中繼續放寬政策,為成長股市盈率保持多年的高位提供支持。儘管每股盈利出現反彈,該比率仍會保持較高水平。」
該觀點有別於市場預期。市場預期持續低迷的債券收益率將會導致漲勢被削弱。
圖一:在每股盈利強勁增長的時期,價值股的表現往往好於成長股

五、線上廣告能否持續增長?
事實證明,2020年線上廣告市場增長具有可持續性,這得益於電子商務業務大幅增長,以及廣告商願意將預算從傳統媒體轉向數字渠道。市場預期這種反彈是短暫的,而摩根士丹利持不同看法。
摩根士丹利美國互聯網行業分析師Brian Nowak表示:「我們的分析表明,線上廣告與電子商務業務增長之間存在某程度的一致性。」整體宏觀經濟復甦,疊加業績驅動和電子商務相關廣告支出的重要性不斷上升,表明2021年數字廣告支出佔電子商務相關廣告支出的比重可能迅速回升至18%,相當於線上廣告按年增長20%。
圖二:2021年,美國線上廣告可能按年增長約20%(美國線上廣告按年增長)

六、生鮮食品能否推動中國電子商務需求增長?
中國電子商務蓬勃發展。新冠疫情期間,線上採購食品越來越受歡迎並不令人意外。但根據市場預期,隨着企業全面重啓,中國線上生鮮食品銷售勢頭將會減弱。
摩根士丹利的分析發現,線上食品購物的便捷性可能持續,而目前較低的普及率為進一步增長提供了巨大空間,特別是頭部電子商務平台已經着力向這一領域拓展。
七、疫苗和診斷能否帶來可持續的收入?
在2020年的大部分時間裏,投資者密切關注新冠疫苗的研發,希望藉此了解經濟重啓的時間表和投資前景。
摩根士丹利策略師認為,疫情可能在今年夏末秋初得到控制,但是疫苗作為一種產品,能否成為生物製藥行業的可持續收入來源尚不明確。
關於這一主題的辯論主要圍繞是否有必要追加劑量(Booster)——注射額外劑量的疫苗,以加強對新冠病毒的防護。摩根士丹利分析師Matthew Harrison表示:「估值表明,市場認為存在合理的加強劑市場。」他指出,加強劑市場的潛在規模很大且範圍很廣,而長期銷售動態仍不明朗。
歐洲範圍內的醫療技術行業,特別是新冠檢測技術的前景可能更加明朗。由此,摩根士丹利預測,對檢測的持續需求可能會讓一些公司的利潤率上升。分析師Alex Gibson表示:「新冠檢測試劑在短期內供不應求,許多生產廠商都有未完成訂單。到2021年底,疫苗的推出可能令檢測需求放緩,但檢測產品產量尚未達到峰值。」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