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聯儲局鴿聲依舊 科技股能重回強勢嗎|巨子股評

    聯儲局鴿聲依舊 科技股能重回強勢嗎|巨子股評

    3月17日,美國聯儲局(Fed)議息會議再次釋放鴿派信號,表示當前美國經濟仍然承壓,還未到升息時機。該表述符合市場預期。當日,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和標普500指數小幅收漲,創下歷史收盤新高;納斯達克指數微漲0.4%,收復部分「失地」,大型科技股漲跌參半。

    貨幣政策聲明稱,持續的公共衛生危機繼續給經濟活動、就業和通貨膨脹帶來壓力,並給經濟前景帶來相當大的風險,經濟發展的道路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傳播情況和疫苗接種的進展。

    基於上述判斷,美國聯儲局將維持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將保持在0%至0.25%區間不變,同時維持每月1,200億美元的資產購買規模不變。

    當前,市場最關心的問題是:美國聯儲局對10年期國債利率攀升的看法,以及通脹預期和長端利率的上升是否會迫使貨幣政策轉向?因為這些問題決定了信貸周期的輪換、市場風險偏好的強弱,以及科技股是否還有機會。

    對於這些問題,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鮑威爾認為美國經濟復甦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現在談加息為時尚早。(新華社)

    美國聯儲局不會干涉利率曲線

    在回應「如何評論當前10年期國債利率和其他長端利率水平」時,鮑威爾表示當前購債速度和規模是合適的,言外之意就是美國聯儲局不會干涉債券市場形成的利率曲線。

    鮑威爾比較擔心市場進入無序狀態(disorderly conditions)或者出現流動性持續緊縮(persistent tightening of financial conditions)影響當前貨幣政策的效果。也就是說,除非出現上述情況,美國聯儲局大概率不會干涉債市運行。

    中金公司宏觀研究團隊也認為,在美國經濟復甦的大背景下,美國聯儲局採取扭曲操作(OT)或收益率曲線控制(YCC)的必要性不高。

    通脹預期升温不會迫使聯儲局加息

    在被問及「政策表述的模糊(ambiguity)是否會導致市場對通脹的容忍度低於美國聯儲局的實際容忍度,從而導致流動性提前收緊」時,鮑威爾表示,不能將預期通脹和實際通脹混為一談,美國聯儲局目前想做的就是讓實際通脹水平適度高於2%。鮑威爾強調,「兩三年後的經濟狀況仍然非常不確定,因此不想過多地關注未來可能加息的確切時間」。

    雖然,鮑威爾沒有給出美國聯儲局對通脹容忍度的具體定量標準,但是鮑威爾明確了一點,聯儲局「不會基於預測採取先發制人的行動,而是將等待看到實際數據」。也就是說,至少在實際通脹水平高於2%之前,聯儲局不會做出加息。

    當前美國實際通脹水平仍然較低。美國勞工部的數據顯示,美國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按年增速為1.7%,扣除能源和食品的核心CPI按年增速為1.3%。聯儲局的數據顯示,美國1月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PCE)按年增速為1.5%,核心PCE按年增速也為1.5%。

    此外,鮑威爾表示,聯儲局政策框架沒有變化,即就業水平也是聯儲局制定貨幣政策的核心指標之一。因此,在實現充分就業之前,即使實際通脹超過2%,聯儲局加息的可能性也不大。

    美國三大股指中,納斯達克指數對長端利率的變化最為敏感。(新華社)

    科技股升勢遇阻

    目前,對長端利率和聯儲局貨幣政策最敏感的權益類資產當屬科技股。

    通常情況下,無論是現金流貼現估值模型,還是股息貼現估值模型,都需要參考長端利率將未來的價格折算為現在的價格。簡單來說,長端利率越高,未來價格折算現在價格的比率越低,股票的估值就會越低。反之,長端利率越低,未來價格折算現在價格的比率越高,股票的估值就會越高。

    由於科技股成長性較高、未來現金流較多,因此,此前長端利率較低時,科技股普遍獲得較高估值,而長端利率一旦上升,科技股的跌幅也就越大。

    如今,美國聯儲局雖然明確短時間內不會加息,且部分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委員預期加息時間最早在2022年,但是聯儲局也明確表示不會干涉債券市場形成的利率曲線。

    因此,長端利率仍將緩慢上行。這勢必會侵蝕科技股估值的上升潛力。

    由於市場一致預期較為強烈,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等長端利率上行的趨勢已成定局,科技股股價上升的阻力將不斷增大,且估值越高的科技股遇到的上升阻力也越大。

    截至北京時間3月18日16時發稿前,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錄得1.728%,再創1年來新高。美股盤前數據顯示,納斯達克指數期貨下跌0.93%。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