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百度估值難題:看收入增速還是押寶無人駕駛│企業熱評

    百度估值難題:看收入增速還是押寶無人駕駛│企業熱評

    隨着百度通過港交所的上市聆訊,傳統意義上的中國互聯網三巨頭BAT將齊聚香江。

    這次百度的新身份,除了二次上市之後,還有一個「中國AI第一股」的名頭。

    BAT早已名不符實

    在中國互聯網圈,言必稱BAT,但從資本市場的角度來說,BAT早已變成A(阿里巴巴)和T(騰訊)。

    跟騰訊和阿里巴巴兩大巨頭相比,成立於2000年1月1日的百度,從2014年開始的中國移動互聯網企業大變局中,已經嚴重掉隊,BAT的名號也早已名不副實。

    說得直接一些,雖然百度的產品已經完全移動互聯網化,但是在核心商業模式上,很大程度上還是在吃PC互聯網時代搜索引擎「競價排名」的紅利,而阿里和騰訊不僅拿到了移動互聯網的「船票」,還在移動支付上開疆擴土,並通過投資催生了一批千億美元估值的互聯網創業公司。

    僅就市值體量而言,截至3月11日,百度在美股的市值為856億美元,只有騰訊市值的十分之一,阿里市值的七分之一,更被美團、拼多多、京東、快手等諸多後生所趕超,其業務基本盤搜索引擎也遭到了字節跳動(tiktok、抖音、今日頭條的母公司)的嚴重威脅。

    這一方面是源於百度過於依賴「競價排名」商業模式所帶來的負面效應,比如在醫療領域的負面輿論衝擊,另一方面也是百度一直沒找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那張船票,缺乏一個像微信、抖音、快手那樣的全民級爆款產品,在投資上又有些「盲人摸象」,比如2013年耗費19億美元收購的91助手。

    正因如此,此次百度在香港市場二次上市,高舉的旗幟是人工智能(AI)領先企業,在招股書中將自己的定位改為「AI生態公司」,而非傳統認知的搜索引擎公司。

    百度在港交所聆訊後提交的上市材料中,將AI放到最核心位置。

    其押寶的人工智能生態,會是讓百度追趕上阿里與騰訊的希望之舟嗎?

    AI成百度核心標籤

    顯然,從中國最大的搜索公司,到中國最大的AI公司,成為百度二次上市的最大看點。

    資料顯示,百度人工智能業務包括 DuerOS(語音助手和智能設備)、百度雲(AI 解決方案和雲服務)和 Apollo(自動駕駛和智能交通),這些業務又依託於百度內部開發的AI大腦平台。

    這當然跟過去幾年百度向AI戰略轉型的策略密切相關,但也隱藏着「講故事」、拉昇估值的目的,至於AI能為百度的業務收入帶來多少實際增長,目前來看還只是一份藍圖,未來要真正落地尚需時日,也尚待觀察。

    回到百度的AI藍圖,其核心落地的場景就是汽車無人駕駛,尤其在過去一年電動車企業市值暴漲的背景下,百度旗下的阿波羅(Apollo)自動駕駛項目,以及前不久與吉利汽車共建合資車廠,更讓資本市場充滿遐想。

    百度股價過去三個月表現強勢,漲幅超過一倍。(Wind資訊)

    參考十年前谷歌推動安卓智能手機的落地,不惜自己下場造Google Nexus系列手機,其目的並非賣手機,而是給安卓生態圈的企業樹立產品標杆,今年百度選擇親自下場造車,也是同樣的路徑。

    顯然,借力於電動車在資本市場的熱潮,百度的造車計劃結合其自動駕駛技術,會成為資本市場長期的一個看點,也是百度股價在過去3個多月大漲1.5倍的重要邏輯所在。

    但是,隨着這兩個月特斯拉等企業股價的大跌,等百度造車出來之後,資本市場從價值發現到價值重估的階段,如何來定義百度汽車,恐怕仍是未知數。

    如何走出收入低增長陷阱

    如果說AI和自動駕駛是決定百度長期估值的關鍵,那麼能否儘快走出收入端的低速增長陷阱,重回高速增長區間,會決定百度的短期估值。

    從收入來看,2018年百度收入首次突破千億元人民幣,達到1023億元人民幣,較前一年增長21%,但在2019年和2020年,百度的收入維持在1070億元人民幣的規模,增速已經跌落至個位數。

    2014年是百度收入增速的轉折點,從此百度步入收入低增長陷阱。

    如果把時間拉得更長,自2014年百度收入增速達到54%的頂點之後,百度連續6個財年的收入增速都在50%以內,其中最高的增速也僅為35%,2020年為負增長。

    看百度同期的股價走勢,自2014年11月百度創下252美元的高點之後,其股價就一直萎靡不振,與收入的低增長曲線高度契合,一直到此次暴漲之後,百度的股價也不過才真正突破250美元。

    2009年至2021年初的百度股價走勢圖,2014年之後,250美元曾經長期是百度股價的頂點。(Wind資訊)

    可以說,資本市場就是如此現實,對於機構投資人而言,百度自身看到的是AI改變世界的場景,投資人看到的確是,百度的收入並未因AI而改變。

    顯然,在描繪的AI藍圖之外,百度自身高度依賴於傳統的競價排名商業模式所帶來的現金流,自2014年開始的收入低速增長陷阱長期未能改觀,而耗費重金押寶的視頻(愛奇藝)及直播(YY)兩個領域,到底能否衝出突圍,都充滿了挑戰及不確定性。

    換個角度來看,人工智能早已是一個互聯網企業的紅海,阿里巴巴是一家基於人工智能的電商平台公司,騰訊是一家基於人工智能的社交、遊戲、投資平台公司,字節跳動是一家基於人工智能的短視頻平台公司,螞蟻集團是一家基於人工智能的金融科技公司。

    但是,這些公司的估值高低起伏,投資人關注更多的是其業務收入的增速和盈利狀態,而非一個單純的AI概念。

    那麼貼上人工智能標籤的百度,除了自動駕駛之外,又該如何來走出低增速的陷阱呢?難道要寄託於打賞直播模式的YY?但是YY似乎又偏離了人工智能賽道,走上了流量變現的老路。

    回到股價本身,經過了過去三個月百度美股的暴漲之後,最快於本月就將在港交所掛牌的百度,在變身「AI第一股」之後,千億美元的市值是百度股價的起點,還是頂點?

    Baidu(BIDU.US)

    延伸閱讀: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