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汽車|誰在押注許家印造車?
恒大造車總是有很多「驚喜」。
正在大家等待恒大拿出真刀真槍的造車成果時,恒大卻因為股票定向增發,引來了新一輪股票暴漲。
1月24日,恒大汽車(0708,HK)發佈公吿,向6名投資人配售9.52億股新股,共引資260億港元,已經被大家認定是新能源汽車產業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股權融資之一。
截至昨日午間,恒大汽車股價超48美元,收盤價為45美元,僅用半個交易日上漲幅度便超過60%。按照今日態勢,一些新進入的投資人在這短短一天內便獲得了頗為可觀的收益。此外,恒大汽車市值最高時也一度突破了4200億,僅次於比亞迪7093億元和蔚來6271億元。
2020年,新能源股已經創造了不少資本市場上的神話,然而還未正式量產的恒大汽車,又再一次驚掉看客下巴。恒大的實力真的已經能和一眾造車勢力一決雌雄了嗎?
但實際上,恒大的「實力」,一方面要歸功於這個火熱的賽道,更重要的,還是繞不過許家印牛逼的朋友圈,以及其高明的資本運作手段。
誰在押注許家印造車?
為恒大汽車引入260億港元戰投的,是許家印「朋友圈」中的6位富豪,他們當中基本是許家印房地產行業相關的新老朋友,卻基本和新能源造車沒啥關係。
這6名投資者包括4家公司和2名個人,分別為成宇控股有限公司,上宇有限公司,和益榮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翠林全球投資有限公司,陳凱韻女士和劉明輝先生。4家機構均分別認購50億港元,2名個人均分別認購30億港元,合計260億港元。

成宇控股有限公司背後的控股人是深圳地產大佬陳華。
陳華為京基集團的創始人,並現任董事長。京基集團成立於1994年,總部位於深圳,為一 家集地產開發、商業運營、金融投資、科技智能等核心業務板塊的綜合性企業。其所開發的地產項目較為知名的有「碧荔花園」、「碧雲天」、「碧華庭居」、「碧海雲天」等大型高尚住宅社區,在全國地產界頗有一些盛名。
2020年2月26日,陳華家族以27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2020世茂深港國際中心·胡潤全球富豪榜》第683位。2020年3月20日,陳華家族以27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2020胡潤全球房地產富豪榜》第65位。
上宇有限公司背後的全資持有人黃光苗,是中國內地的房地產開發商中洲集團的創辦人。中洲集團的附屬公司在中國內地投資多個物業發展及其他投資項目。
他們二人也是許家印將恒大總部遷往深圳之後,在深圳結交的高爾夫球友。在恒大地產的千億引戰中,恒大物業的前進之路中,還是如今恒大汽車的定增中,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而翠林全球投資有限公司由王忠明全資持有。王忠明現任深圳市翠林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翠林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總部設在深圳,資產總額達500億元,業務覆蓋中國內地三十多個省市,投資方向包括建築施工、地產物業、酒店高爾夫、金融等與房地產相關方向。
實際上,有很多人將翠林公司稱為恒大的一個影子公司。它承接了恒大糧油、農牧、乳業、礦泉水等業務板塊,並至今保留着恒大的品牌。此外,在恒大地產千億引戰中,翠林投資的相關公司,也是當中出資最多的投資人之一。
和益榮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背後實際收益人王開國,主要從事貿易及投資,專注大宗貿易及私募股權和公開市場投資。看起來是許家印的新朋友,但實際上也有頗深的瓜葛。
王開國,曾是「民營石化第一人」大連福佳集團的總經理,是該集團老闆王義政的左膀右臂。而王義政也是從房地產起家,橫向拓業,成為集保險服務、金融投資、石油化工、貿易經營、地產開發、商業運營、酒店服務、物業管理於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
福佳集團最為高調的一個動作,是曾經接盤了安邦資產。接盤後,福佳把相關公司的股權全數質押給了盛京銀行。而盛京銀行的大股東正是恒大。
可以發現,這四家公司基本上與房地產和金融相關,和許家印打過交道,卻獨獨和新能源造車的關係比較遠。他們四家各向恒大汽車出資50億港元,每家持股比例在1.875%。
在個人投資中,中國燃氣控股有限公司創始人劉明輝和華人置業創始人劉鑾雄的妻子陳凱韻一樣,出資30億港元,持股比例1.125%。劉明輝或許是許家印的新朋友,但陳凱韻一定不是。
陳凱韻背後,不僅代表了代表劉鑾雄,更代表了以劉鑾雄等人為核心的香港著名的牌局「大D會」。而且,這也不是陳凱韻第一次以個人名義來支持許家印。
2020年7月31日,中國恒大(03333.HK)宣布或將集團的物業分拆上市。消息過去不及半月,恒大又發佈公吿,稱旗下恒大物業合計引入了235億港元戰略投資。據此估算,恒大物業總估值約為838億港元(750億元)。目前上市的物管公司中,擁有千億市值的僅有碧桂園服務一家。
恒大物業的此次戰投,融資規模遠超外界預期。投資人中,陳凱韻依舊以個人名義認購恒大物業5.37%股份,支付對價為45億港元,是此次恒大物業認購比例最高的投資者,也是唯一的個人投資者。
此前,劉鑾雄家族就不斷為恒大站台,並持有中國恒大超過5%的股份,對恒大股票及債券亦是積極投資。除了陳凱韻,恒大汽車的增發朋友圈裏,依舊還有許家印曾經的老朋友。
在去年恒大物業上市前的戰投中,奔向許家印的還有14家為大眾熟悉的戰略投資者,包括中信、光大控股等大型央企,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雲鋒基金等頂級投資基金,以及騰訊、周大福等大型企業。
而恒大汽車在2020年9月份的第一次定向增發中,又再一次出現了騰訊控股、紅杉資本中國、阿里旗下的雲峰基金以及新朋友滴滴出行。同時,恒大也是唯一一家讓騰訊和阿里同時出手的企業。
他們此前依舊有更深的聯結。2014年,馬雲曾入股許家印名下廣州恒大足球俱樂部,馬化騰的騰訊也與恒大合作,成立恒騰網絡。
無論是恒大、恒大物業還是現在的恒大汽車,許家印都靠自己巨頭雲集的朋友圈帶來新的資本活力。定向增發、戰略融資是很多深喑資本市場資本家們經常使用的手段,許家印更是如此。
恒大集團在2020年12月發動增持17次,涉資超過30億港元,持股比例直接從73.5%升至74.95%。此次,恒大汽車向6名投資者定增的認購股份約佔擴大後已發行股份總數約9.75%,恒大集團持股比例從74.95%下降至67.64%。
恒大向來高歌猛進。許家印39 歲創業、曾經問鼎中國首富。他憑藉着規模化運作、低價圈地、激進的資本運作和集權式管理下的超強執行力,在中國樓市最火爆的那幾年跨越式發展,還曾於2016年超越過萬科,成為中國銷售規模最大的地產商。
新增260億港元,恒大汽車將怎麼用?恒大汽車方面表示,此次募集資金的約70%將投向新能源汽車項目研發、生產及營銷網絡建設項目,以持續增加在相關領域的技術儲備,另30%則將用於補充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以改善財務狀況。
儘管造車是一項非常燒錢的業務,但擁有超強朋友圈陣容的許家印,根本不愁錢從哪裏來,恒大汽車要面對的,應該是如何造好這輛車。
許家印造車對得起他的朋友圈嗎?
許家印是如何造車的?
他的思路和造房思路有異曲同工之處,主要理念是「買買買,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以金錢換時間」,大步高走。
自2018年宣布開始造車後,許家印於2019年開始步入「買買買」階段。這一年,恒大斥巨資入主國能電動車、上海卡耐新能源、瑞典超跑公司柯尼塞格、英國輪轂電機公司Protean、荷蘭輪轂電機公司e-Traction以及德國汽車動力工程公司hofer等企業。2019年底,恒大汽車快速構建了覆蓋整車製造、動力總成、動力電池、汽車銷售、智慧充電等領域的全產業鏈。
恒大首席財務官潘大榮此前曾透露,恒大集團預計將為汽車業務共計投入294億元。
這筆帳是這樣算的:2019年投入147億元,2020年上半年投入30億元,資金主要投往股權收購、基地建設、研發、設備等。預計2020年下半年再繼續投入27億元,2021年投入90億元,共計再投117億元就能量產並實現銷售。之後,集團將不再投入資金。
除了使勁砸錢,恒大汽車的步子也邁得非常大,前前後後設計了14款車型(其中6款已經發布樣車),規劃了10個造車基地,但是至今還未量產。
回顧特斯拉、蔚來、理想、小鵬的造車之路,都是選擇集中資源做好一輛車,再按照一定的頻率推陳出新,成熟的汽車品牌同樣選擇循序漸進的發展道路。而恒大卻同時找來了三家公司設計了14款車,覆蓋轎車、SUV、MPV,從低端到高端整個市場,成為造車史上的壯舉,將「進度條」拉快了10年。
這樣激進地造車,最終造成了嗎?
在造車上,交付量才能見真章。早在2018年底,其「國能NEVS 93」就宣布啟動生產,據稱預售8000台,但是據媒體報道,截至2019年8月,這款車只賣出了8輛,而且交付日期多次推遲。2019 年全年也只有四輛上了交強險。
2020年8月3日,恒大汽車舉辦了恒馳系列全球發佈會,一口氣發佈了6款車,車型種類涵蓋了轎車、轎跑、SUV、MPV、跨界車五種車型,同時在級別上橫跨A級到D級。2020年12月初,傳來恒大汽車恒馳1啟動路測的消息,據稱量產在即,計劃到2025年將實現100萬量的產銷量。
但截至目前,恒大汽車還是沒有交出大家滿意的成績單。但是恒大在借造車拿地方面卻有一手,並取得了實質性成果。
根據《晚點 LatePost》報道,恒大汽車僅在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間,就通過自己的七級子公司在各地拿了1133萬平米土地,其中只有半數是工業用地,35%(403萬平方米)是住宅用地,13.34% 是綜合用地。晚點還指出,恒大南沙基地附近的恒大陽光半島一期開盤價為2.3萬元/平米,但當時恒大拿地的價格不到1萬元每平米。
認真算起來,這些土地所產生的貨幣價值或將遠遠覆蓋恒大的新能源車投入。因此,也有業內人士調侃,只要恒大能把基地建好,能量產,不管汽車銷售情況如何,恒大都不會虧,許家印的朋友們自然也不會虧。
早在2個月前,《晚點late post》團隊寫了一篇近萬字長文,試圖論證恒大造車是個荒誕的故事:南沙基地產量為零卻頻頻在領導視察中表演、在完工的車間裏倒序造車、步子邁得大一下規劃14款新能源車型以及房地產模式造車等等問題,一度讓眾人譁然。
發改委在隨後的調查各地新能源汽車投資狀況時,就直接點名恒大,希望恒大拿出在「真造車」、有成果的證據。
緊接着,恒大汽車開始定向增發260億港幣,並對外披露出信心。
恒大汽車表示,自己在產品、產能、銷售,而恒大汽車在這三方面已有全面比肩特斯拉之勢:目前特斯拉僅有4款車型,去年產銷量約50萬輛,恒大正同步研發14款新車型,在技術性能上全面對標特斯拉;此外,恒大在上海、廣州等地建設全球十大智能製造基地,2025年前規劃總年產能為100萬輛,2035年前規劃總年產能為500萬輛,遠超特斯拉;在銷售渠道上,恒大汽車正快速籌建恒馳汽車展示體驗、銷售、維保修售後服務三大中心,並藉助房車寶的2162萬經紀人、超3萬家線下門店,構建起龐大的線上線下銷售網絡。
更意味深長的是,有評論認為,擁有強勁發展後勁的恒大汽車,此前其市值僅為2636億港元,是特斯拉的1/24,正處於價值窪地。不妨設想,假使恒大汽車股價從目前的29.9港元上升至達到60港元,市值達到5300億港元,距離特斯拉的一半市值也仍有6倍增長空間, 股價有望達到360港元;若完全看齊特斯拉市值,恒大汽車市值則還有12倍增長空間,股價有望達到720港元。資金是聰明的,本次定增或吹響恒大汽車股價起飛的號角。
事實確實如此,在資本市場上,恒大股價的號角確實一下子飛起來了,許家印也對得起那些真金白銀砸給他的朋友圈。但這到底是一場造車局、還是一場龐大的地產局、亦或是一場資本縱橫局,不得而知。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