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卷」考研日 大廠裁員時
史上極「卷」考研日到來。
12月25日,2021年考研大幕正式拉開。根據12月13日「中國教育在線訊息化服務平台」發布的《2022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顯示,報考2022年研究生的人數創下歷史新高——457萬人,按年增長21%。
相關統計顯示,近五年來,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一直處於增長態勢,而這次21%的增速創下了5年以來的新增速紀錄。
根據各大高校已經釋放的訊息顯示,「專碩」依然是今年報考的大熱門(專碩和學碩相對,前者側重技能以強化就業競爭力;後者更側重學術研究)。而在專碩中,「新傳」(新聞傳播專業碩士)成為了學子喜聞樂見的報考方向:以複試分數線為例,在考碩領域,人氣和分數成正比,越多人報考的專業,複試分數線越高,而從2020年開始「新傳專碩」幾乎鎖定了最高分數線寶座,部分學校的報錄比例高達20:1。而到了2021年,新傳專碩的人氣沒有絲毫下滑,部分知名學校的報錄比例甚至因競爭激烈度而變為35:1。
2022年,新傳專碩,依然鎖定了人氣王的地位。以上海外國語大學為例,該校新傳專碩報考人數按年增長47%;而上海交通大學的新傳專碩報錄比已經小於35:1。
在北京東五環外定福莊中國傳媒大學考點。有報考該校「新傳專碩」(MJC)的學子告訴虎嗅,中傳這幾年改變了考試風格,導致難度陡增。「世界史、哲學史、寫作課……你需要複習的東西極多甚至沒有邊界,但如果搏一把考上了,對職場大有好處。」
就在「極卷」考研日來臨的同時,大廠正在這個寒冬上演「裁員潮」。
12月23日,某知名大廠被曝出將大規模裁員,遊戲部門300多人將被優化,直播業務90%員工將被裁掉;而在月初,愛奇藝被爆出將進行比例在20%~40%的人員優化,部分VP級別高管都將被裁掉;而在22日,蘑菇街在經歷了2020年裁員潮後,被曝出將再次裁員,甚至一些部門裁員比例接近80%。
而這些被裁的人中,不乏碩士乃至博士。
考研變「卷」背後
三個因素,讓「報考2022年碩士研究生」人氣激增。
首先是2020年以來的擴招。當時的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對後續的研究生培養定下了基調,自此研究生招生穩步增擴。以招生人數為例,2020年研究生(含博士)招生人數達110萬,2021年這一數字則上升為120萬。
更為激烈的求職競爭,也讓「校內深造」成為一個學子增加自己「求職護城河」的關鍵戰術。據悉,2022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到1076萬,這將創下新高。我們可以直觀對比一下二十年餘前千禧年畢業生人數:當時高校畢業生不足100萬人。
隱藏在「更多畢業生」背後的,是年輕一代對物質和精神更「廣域」的需求以及悦己時代下的消費熱潮。某電商頭部平台新消費負責人在月中的溝通中告訴虎嗅,Z世代消費者的「非生活必需品」購物行為明顯上升,隨之而來的是二手市場和回收經濟的崛起,這意味着Z世代不僅更敢於消費,而且「付費深度」更深。在《2022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中,宏觀環境因素也被視為影響考碩人數上升的關鍵:「GDP高增長時,研考報名人數增長較低,甚至會出現停滯。」
一位在25日上午參加了考試的學子告訴虎嗅,他認為考研(尤其全日制專碩方向)對今天大部分學子而言,是一種「戰略佈局」,一方面可以延緩就業避開這兩年的「極卷應屆季」,一方面可以用時間換「價值空間」讓自己的起點更高。
據悉,在2021年夏天的應屆生招聘期間,部分知名公司對於學歷的「直言不諱地追逐」,讓一些學子印象深刻。當時某房企直接在招聘現場用「易拉寶」展現了自己的「求賢標準」:名校被分為三檔,而不同檔次學校的底薪有明顯差異。
愛情也給這場「考學熱」增温。
由於考研日恰逢情侶喜歡的「聖誕節」,部分學子是在情侶陪伴下參考。以中國傳媒大學考點為例,在下午場開考時,附近有幾個小販正在販售鮮花,而幾位等候在外的年輕人成為了賣花老人的關鍵目標。一番攀談後得知,幾位年輕人正在等待考場中的戀人。
其中一位已經工作5年的90後男生表達了自己複雜的心情,他的女友今天正在傳媒大學參考。「我是碩士。如果女友考上碩士,我需要加倍努力工作,否則會擔心配不上女友。」
在今年9月,曾有某專做大廠相親工作的北京海淀區婚介公司負責人透露,在他們觀察中,2020年至今相親市場上的「學歷對等」被更為重視。一方面,現在走入婚姻市場的高線城市年輕人,「高校畢業生佔比」比5年前明顯增加;另一方面,優質工作機會和學歷逐漸「深度掛鈎」,讓婚戀市場的資源也逐漸和學歷「掛鈎」。
但有人對這種現象提出了質疑和擔憂。一位不願具名的法律工作者告訴虎嗅,近幾年相關法律政策的調性其實是希望「降低就職過程中的學歷歧視」,「市場擇優和學歷歧視是兩回事,相關部門早已出台政策嚴禁發布含有限定985、211、雙一流高校這類說法的招聘訊息。」而在婚戀市場,相關問題更為複雜,「這幾年最常出現的情況是,一些消費者把婚介平台舉報,因為沒有盡職核查相親對象學歷,但在婚戀市場過度推崇高學歷,到底是否需要加強引導和規範,業界存在不同看法。」
大廠裁員潮下的考碩熱
趙秉(化名)是供職於某頭部大廠的運營部門中層管理者,他曾在今年8月底講述了自己如何通過「考學」+「進大廠」改變了命運。
趙秉是1982年出生東北某縣城男生,在當地趙秉家境不錯:父母是國企雙職工。在東北本地讀完本科後,趙秉考上了北京理工大學的碩士研究生,並在畢業時以校招的方式進入了某大廠。趙秉坦承,當時的大廠校招,是很多非工科技術專業的碩士所面臨的關鍵機會——部分大廠會跟相關學校進行合作,並基於此舉辦校招,往往意味着提供的職位和待遇會更具吸引力。以趙秉為例,他入職時獲得了三方協議(並因此解決了户口問題)
當趙秉入職時,正好趕上了大廠的崛起歲月:當時他所在的大廠剛剛於美國完成上市,公司處於資金狀態最佳的周期內,給應屆生的薪水排在北京科技公司前列。趙秉在自己工作第五年的時候,已經通過家裏協助首期的方式在北京買下房子。「我在30歲左右,其實解決了對於普通人而言關鍵的幾個問題,如户口、婚姻、房子、車,我趕上了一個很好的階段。」趙秉認為那是碩士學歷依然具有「紅利」以及大廠「收入紅利」最明顯的時候,在35歲左右時,趙秉又買下了另一套房子,他覺得對於普通人而言,這確實可以算是一種「變化」,「如果沒有考學和大廠機會,我可能就在縣城或者在長春找一個國企,當公務員,朝九晚五。」
上個月,趙秉所在的公司開始「裁員優化」。這讓趙秉感到危機,經過一番了解,他的年齡正處於「優化的選池之中」,而且他所負責的業務,2020年至今一直在虧損且非核心板塊。他說自己在最焦慮的一周,連續三天沒睡着,但是到了單位還得裝出「問心無愧、心無旁騖」的樣子奮力工作。不過在11月底,趙秉獲知自己並不會被「裁掉」,只會被降低部分收入,且所在團隊和另外團隊進行整合(這意味着趙秉的管理權責降低)不過他已經覺得自己非常幸運:「我現在這個年齡,能夠留在公司就很不錯。」他說自己在壓力最大的那段時間,曾經因為年輕時買了兩套房子的抉擇感到慶幸,在最緊張的那幾天,他曾勸自己「實在不行還可以租房子過活,然後自己做點短視頻項目。」
和趙秉相比,90後女生蒙奇(化名)就沒這麼幸運了。她所在的視頻大廠發生了裁員潮,早在10月她已經被通知「可能被優化」,但當時領導也告訴她「存在迴旋餘地」讓她盡力先做工作。於是從10月到12月,她竭盡全力地工作,幫助公司的一個網劇項目成功落地,但誰料在12月上旬,她被明確通知「將被優化」。
和趙秉不同,蒙奇並未畢業於名校,也只是本科學歷。工作後連續在幾個中小公司就職,進入該視頻大廠後,蒙奇非常感恩,並希望能夠在這個大廠長期效力。值得注意的是,在蒙奇開始工作的2015年前後,應屆生收入和房價已經不是趙秉工作時的狀態。加上蒙奇本身家庭經濟實力有限,於是雖然工作近6年,但蒙奇並沒有買房,也沒有攢下足夠多的錢去買房。當「即將被優化」的消息傳來後,蒙奇第一反應是自己下個季度的房租怎麼辦?
一位不願具名的網路大廠知情人士告訴虎嗅,2020年至今大廠對於名校應屆碩士生的競爭明顯激烈了。「每家大廠都上調了應屆生工資以及入職福利,一些大廠還改變了年輕人入職後的升遷方式。」以京東為例,京東2020年以來一直在向「結構年輕化」的方向進化,一些90後年輕人開始在京東獲得全新的發展通路——在三年之中可以升遷6級。而在阿里,2021年幾個關鍵業務線出現了關於年輕化的討論,甚至部分職級開始向年輕人傾斜(在績效相同狀態下,部分崗位優先考慮年輕人)。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二,首先名校本科和碩士畢業生的「考公」「進體制」興趣明顯提高。以2022年度「國考」報名情況為例,公開數據顯示,報名人數已經超過202萬,這意味着按年增加了45萬人。2020年8月,杭州市曾招聘一批畢業於清華北大的研究生到街道工作,而在北京、上海、深圳部分高中名校的招聘體系內,畢業於清北是「招老師」的門檻線。
與這股熱潮同步出現的,是更好倉部大廠開始加入「人才爭奪戰」。在2020年,曾有老牌大廠負責人力的知情人士透露,抖音、快手、B站等平台,對新一代畢業生的吸引力很大。當時該人士專門指出了B站的特殊性。
「單純從工資收入角度,B站並不具備絕對競爭力,但是在名校應屆生招聘時,B站很有人氣。這是因為95後乃至00後應屆生,大多是B站用户。」據悉在部分名校的校招說明會上,「B站的地推項目」往往會湧入更多學生,甚至相關職位的名額也會早早滿額。
這樣的人才爭奪激烈度,倒逼傳統大廠為了應屆生而「漲薪」。有不願具名的人表示,95後和00後更為個性化、成長在物質豐富時代的特殊性,也讓大廠「絞盡腦汁」去思考如何提高自身魅力。於是在2021年的應屆生招聘期間,出現了部分崗位「碩士應屆生」薪水高於公司內工作三年左右同崗老人的情況。但在部分大廠整體業績低迷的情況下,這種資源向「新鮮血液」傾斜,意味着對於部分在職員工的「資源優化」。
其實這就像一個循環,而在2022年這種趨勢可能會持續出現。
就在中傳考點的學子對成為碩士寄予厚望的同時,兩天前中傳期末考周期內,部分學生把「不掛科娃娃」掛到了學校公寓樓下——眾多少女,寄希望於這些可愛的娃娃,可以為自己的期末考助力。而她們中有一部分,正是過去幾年考碩「上岸」成功人,而在幾個月後,她們中的大部分即將邁入2022年應屆生招聘季,成為「千萬求職者」的一員。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