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雙城三圈」來了——北部都會區規劃解讀
北部都會區策略出爐,備受矚目。住房、就業等香港深層次矛盾,能否被「北部都會區」化解? 「雙城三圈」的空間佈局,將如何深化深港融合?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本屆政府任期內的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的「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備受關注。
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提出的北部都會區,範圍包括元朗區和北區兩個地方行政區,天水圍、元朗及粉嶺╱上水等已發展成熟的新市鎮及其相鄰的鄉郊地區,並有6個處於不同規劃及建設階段的新發展區和發展樞紐,包括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廈村、元朗南、新田╱落馬洲、文錦渡和新界北新市鎮,佔地約300平方公里。
目前劃定的北部都會區這300平方公里的區域儘管經濟活動並不是特別活躍,但卻有着獨特的區位優勢。
目前都會區共有7個深港跨境陸路口岸,可以連接后海灣、大鵬灣及深圳河。
北部都會區建設完成之後後,總住宅單位數量將達到約92萬6千個,可容納約250萬人居住;而都會區內的就業崗位數量也將增加到約65萬個,其中包括15萬個創科產業的相關職位。
北部都會區的發展,它是會更好的把香港的龍頭的作用,還有它背後大灣區對它的支持就落地了。
香港是從全球吸引到了一些非常優秀的人才,但是這些人才如果沒有跟他們配套的各個層次的人才結合的話,他是不能發揮或者說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的。
另外就是香港的物理空間和市場空間是有限的,所以香港的一些很好的設計,很好的概念理論,還有一些科技的突破,它一定要有內地的市場空間,還有內地的供應鏈能夠配合。
這一次港府推出新界北都會區,它實際上是改變了思維,它是用基建加就業加土地這三樣加起來,去解決居住和就業的問題。
一方面透過基建,再加上跨境的基建,允許在新界北的居民可以去深圳就業,同時它在本地也創造了大概15萬個就業崗位。
過去整個新界北的人,如果要就業,大部分都要到香港市區,也就是港島或者九龍東,尖沙咀這些地方,導致交通運輸有很大的壓力,這也是過去北區欠開發的原因之一,就算開發也要低密度,就是擔心基建無法負荷,那麼現在由於他可以本區居住本區工作或者跨境工作,那麼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施政報告答問大會時表示,會為北部都會區制定10年滾動計劃,每年交代項目達標情況。她表示,會以運輸基建先行,幫助地區發展。
北部都會區要大規模的城市建設,要引入大量的產業和人口,那麼交通基礎設施的佈局是一個關鍵。
所以在這次的北部都會區的規劃中,我們也看到了多條的跨境的交通的安排,尤其是鐵路,比如說洪水橋和前海之間的鐵路,以及到皇崗口岸的跨境鐵路,同時在皇崗、羅湖甚至文錦渡口岸都考慮在深圳一側實行一地兩檢,那麼這樣就可以大大方便兩地往來的居民。
香港政府希望未來香港能夠形成「維港都會區」和「北部都會區」,各有特色、各有擅長、並駕齊驅的經濟發展新局面。
一旦建成以後,就形成了一個啞鈴式的雙都會區的一個佈局,啞鈴的兩頭,那麼中間也會建配套的基礎設施,特別是交通、電力來往,有一個西部走廊,有一個東部走廊,這些基礎設施現在很多其實也已經建成了,會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
目前這樣的一個雙都會區的佈局,啞鈴式的佈局,主要的話可以理解成南金融,北創科,在整個新界北北部都會區跟深圳交接的地方去建立創業科學中心。
專家表示,深港兩地產業確實存在優勢互補、互相學習借鑑的空間。在產業結構上,香港金融、航運、貿易發達,但在製造業和科技方面是短板,缺乏大型科技企業,這恰好是深圳的強項,兩地可以優勢互補,還可互相學習對方的優點,補齊各自短板。
現在香港這樣一個往北發展,深港的合作,我把它稱之為從1.0版本2.0版本到3.0版本,什麼意思?最早的深港之間的合作就前店後廠,香港那邊接單在這裏製造,80年代,甚至90年代初都是這樣。
後來深圳發展起來了,我們稱之為是產業的合作,當然也包括其他社會各個領域的一些合作,但是仍然還是更多的一些合作。
現在我覺得就不是一般的合作,是融合發展,這個融合發展實際上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個相互之間的優勢的聯合,無論是在空間上,在交通上,在產業上,在人才上的相互之間的一個支撐。所以這個時候對深圳來講,既是重大的利好,也是一個重大的機遇。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曾表示,如今,在香港國安法和完善特區選舉制度的雙重保障下,香港已回到「一國兩制」的正確軌道。她比任何時候都對香港更有信心、更肯定香港可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國家「十四五」中規劃提出了,要「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而深港則是內外循環的銜接帶,深圳可以直通國內市場循環,而香港是直通國際市場循環的橋樑,深港已經成為國內國際市場互動的重要緩衝區,在國家雙循環戰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功能與角色。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