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花唄接入徵信 如何理解?
徵信,歷來是中國大眾最在意的話題之一。在人們的心目中,徵信神秘且重要,任何對它可能產生影響的因素都值得關注與警惕。
9月22日,花唄發布公告稱,在央行徵信管理部門的指導下,花唄正逐步推進接入央行徵信系統的工作。目前,在獲得用户授權的基礎上,部分用户已經能夠在自己的徵信報告中查詢到花唄記錄,未來徵信服務將逐步覆蓋全部用户。
一時間,關於「花唄接入徵信」引發了大眾關注,「會不變會影響徵信」的擔憂也接踵而至。那麼,花唄接入徵信,意味着什麼?對用户帶來怎樣的影響?消費金融行業會向怎樣的方向發展?
意料與情理之中
實際上,花唄接入央行徵信系統並不是讓人意外的消息。不僅如此,綜合各方面因素,花唄接入徵信是情理之中的選擇。
從政策層面,花唄接入徵信是大勢所趨。《徵信管理條例》第二十八條明確提出,金融信用訊息基礎數據庫接收從事信貸業務的機構按照規定提供的信貸訊息。第二十九條提出,從事信貸業務的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向金融信用訊息基礎數據庫提供信貸訊息。
隨着時代的發展,從事信貸業務的機構也越來越寬泛。從早期的信用卡,到如今的消費金融機構,都在此範疇內。在花唄之前,包括京東白條、蘇寧任性付、唯品花等諸多信用支付產品都已接入徵信,持牌的消費金融機構也都相繼接入徵信。
因此,花唄接入徵信也並不讓人意外。並且,花唄接入徵信,也並不是突然之間的動作,實際上其接入徵信的工作早已開始進行。去年便有用户收到了花唄的服務提醒,向用户請求獲取徵信授權。只是,以花唄的用户量級和影響面,在接入徵信系統時,需要的準備工作顯然更多,進展自然相對緩慢。
而從花唄的這份公告看,「正逐步推進接入央行徵信系統的工作」意味着,這也並不是一個「完成時」,而是「進行時」。花唄的公告更像是公布進展,這項工作並非一蹴而就,但確實也只是時間問題。
合規無虞
雖然是大勢所趨,花唄接入徵信是否會影響個人信用?是否會影響房貸、車貸?這才是大眾關心的核心問題。實際上,對徵信記錄的擔憂,或許源於大眾對徵信的理解有所偏差。
首先,在機構上報徵信訊息方面,花唄在公告中已經明確進行了介紹,「按照徵信工作要求,當前花唄向徵信系統報送的相關記錄包括賬户開立日期、授信額度、額度使用及還款情況等。在頻次上,花唄記錄按月彙總,不會單筆報送,也不會上報具體的消費訊息。」
也就是說,不是每一筆消費都上報,連消費的類目都不會展示。畢竟以花唄的用户量與使用頻次,事無鉅細展現消費內容既無必要,也不現實。同時,作為持牌消費金融機構,花唄勢必會按照監管要求,定時上報,在合規層面,持牌金融機構機構高昂的違規成本,意味着其報送模式通常不會有太大問題。
更為關鍵的是,花唄在公告中提到了「按月彙總」。因此,是否會構成頻繁借貸?答案是否定的。按照規則,花唄歸屬於循環類產品,每月上報一次。儘管花唄不完全等同於信用卡,但在徵信上報模式上,也可以簡單以信用卡類比,同樣按月、彙總、單次上報,不會形成「頻繁借貸」。
那麼,接入徵信、定期上報,是否會對未來的房貸、車貸有影響?
這就得看實際情況了。銀行放貸,核心考量的是風險,銀行會根據用户的整體負債、現金流、是否有違約記錄等綜合判斷。也就是說,影響信用的不是消費頻次,而是還款能力和還款意願。好的信用評價不是沒有信用借貸,而是有良好的信用記錄。完全的「徵信白户」並不能讓銀行借出更多錢,反而會減少授信額度。
但如果,用户同時使用了過多種類的金融信貸產品,負債過高,或經常出現逾期情況,有沒有花唄,都無法避免信用評價的降低。
站在宏觀的角度,從螞蟻此前公布的消費信貸逾期率顯示,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螞蟻消費信貸業務的30天逾期率從2020年6月起持續改善,2020年9月回落到2.7%以下。花唄在公告中也指出,99%以上的花唄用户都有良好的使用記錄。相對較低的逾期率意味着,絕大多數人不會因為花唄逾期而影響徵信記錄。
站在微觀的角度,對絕大多數人來說,花唄接入徵信,不是壞事,反而會由於自己良好的還款記錄而告別「徵信白户」,提升信用評級。
實際上,退一步講,作為擁有5億用户、且大多數是年輕用户的情況下,花唄的每一項動作都在聚光燈下,考慮的也會是絕大多數的用户利益。只要用户不是惡意違約,通常不需要過度擔心徵信問題。
告別「徵信白户」
相比於對個體的影響,花唄接入徵信系統,對整個體系的價值可能更大。
徵信系統的完善,有助於減少訊息不對稱,促進信貸業務發展。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卞永祖認為,「徵信系統是國家的金融基礎設施,建立更加全面、精準、細化的信用體系,也有利於防範金融風險、降低融資成本、優化金融服務質量、提升社會信用意識。」
然而一直以來,中國的信用金融體系建設都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但是由於徵信教育始終沒有完全下沉,導致在徵信體系上始終存在大量「徵信白户」的情形,許多用户不但記錄「白」,關於徵信的知識也「白」。此次,花唄接入徵信引發關注也客觀上反映了這個問題。
第三方數據顯示,2013年之前,中國消費信貸佔消費支出比例均不足10%,而美國則始終超過25%。2013年後,數字信貸產品的相繼出現,中國信貸市場逐漸發展起來,到2016年就已經接近20%。伴隨着數字信貸體系的發展,中國信用體系建設終於得到了彎道超車的機會。
如今,花唄接入徵信,是加快徵信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一步。作為行業的代表性企業,花唄將數以億計的「信用白户」納入國家的徵信體系,一方面對中國徵信基礎建設帶來巨大的補充;另一方面,有助於引起示範作用,帶動更多數字信貸產品接入徵信,全面提升中國徵信系統的規模和服務能力,幫助更多「信用白户」在未來獲得需要的金融服務。從長期來看,這必將帶來整個消費、信貸市場,乃至整個經濟活力的提升。
花唄接入徵信系統,從根本上來說,是中國徵信建設的必然,也將對中國的信用市場帶來巨大的助推作用。對每個個體,擔憂並不必要,只需要保持理性的消費,良好的還款習慣即可。而徵信的接入,反而會有助於將日常的消費還款積累成信用,在未來獲得更多的信用服務。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