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去萬億後,快手怎麼辦?
年後,快手股價開始一路下跌。截至7月26日收盤,快手股價跌至114港元,首次跌破IPO發行價,市值蒸發1.26萬億港元。
對其後續走勢,投資機構持不同意見。快手的上市聯席保薦券商摩根士丹利半年內將目標價從350港元(3月11日)砍到130港元(7月9日),後又進一步降到120港元(7月23日),砍價幅度高達65.71%。不過中信證券維持「買入」評級,給出的目標價在314港元。
總體上,資本市場還是對快手「恨鐵不成鋼」。不僅是因快手用户增長不及預期、持續虧損,還在於對其商業模式和前景需要重新考量。
一、上市高光難再現
今年2月,快手以「短視頻第一股」的名義登陸港交所,上市首日大漲逾160%;不久通過春節營銷使其總DAU峰值近5億,接近抖音6億DAU的水平,導致股價最高達417港元,市值達到最高點。
但這一高光難再現。
首先,在其上市時妙投即指出,快手IPO,資本市場操作之嫌極大。
原因在於快手發行的真正流通股很少,按香港主板公司公眾持股最低15%的比例來說,公眾本應再多持有6億多流通股;這導致高達千倍的超額認購推高了股價。
其次,快手上市前後,其用户數據與抖音差距在拉小。而當前快手的用户增長不及預期,與抖音也逐漸拉開距離。
2020年春節快手的日活數為2.82億(QuestMobile 數據 ),2021年Q1日活數為2.95億,月活用户為5.1億(快手財報)。這是在快手Q1整體經營費用率高達89%的投入下才獲得的增長,沒有驚喜反而顯示出增長乏力。
這在宣傳口徑從日活數變成月活數時表現得更明顯。在6月23日,宿華宣稱「快手全球月活躍用户達到10億」。短短几個月裏快手月活用户翻倍,有業內人士認為不太現實,這裏很可能重複計算了快手APP、快手極速版和快手微信小程序的用户;且月活數遠沒有日活數有價值,這些用户中有真正付費能力的可能也不多。
二、從直播平台到短視頻平台,快手還差幾步?
佔據了「短視頻第一股」的稱號,快手的營收結構卻與之並不十分相符。
快手營收包括直播收入、線上營銷(廣告服務)、其他(電商、網絡遊戲等)。在2021年Q1季度中:
營銷服務收入86億元,按年增長161.5%,按月持平,佔總營收比為50.3%;
直播收入73億元,按年減少19.5%,佔總營收比從72.2%降到42.6%;
其他收入近12億元,按年增長589.1%,但總量比較少。
就如之前妙投分析的,快手在努力擺脱對直播業務的依賴,提高線上營銷和電商的變現空間,但這兩塊業務的規模還沒有為其帶來較大的競爭優勢。
有網路廣告代理透露,抖音廣告有效轉化率在40%-50%左右,而快手的有效轉化率不足25%。這直接影響到快手的廣告業務收入。按快手Q1數據簡單推算,其全年線上營銷收入可達300多億元;相比之下,抖音被爆出2021年廣告收入將達1500億。
鑑於直播業務天花板低、成長性差,快手已收緊了私域流量,逐步向公域流量過渡,從「秀場經濟」向「電商直播」轉型。
截至2020年11月30日,快手電商GMV達到3326億元人民幣,已超過2019年全年GMV的5倍。但快手的貨幣化率(電商收入/GMV)遠低於主流電商平台的平均水平;2019年和2020H1的貨幣化率僅僅為0.44%和0.74%,同期阿里、京東和拼多多都在3%以上。
所以,快手目前還只是向短視頻平台邁進,其直播平台的底色要更濃些;至少在資本市場看來,新業務邏輯未被認可。
三、快手增長見頂了嗎?
對快手來說,無論是直播打賞還是廣告收入的增長,甚至多元化的商業模式都基於用户增長。但快手已經能看到這塊的天花板。
抖音和快手用户重合度從2018年1月的10.3%,上升到2021年3月的60%,且比率還在上升。
收入方面,快手營銷服務Q1按月持平;直播收入下降;簡單計算的話,快手2021年營收按年增長幅度在15%左右,這與市場對其期待也不相符。
快手現在一方面從海外市場找增量,一方面在打造新APP矩陣。但這兩條道路也並不好走。
盤點快手的海外市場,其還在摸索中。宿華日前接受採訪時表示,四年前錯失了收購TikTok的機會。幾乎同一時間,快手在美國推出了「Zynn」,但這款應用未能獲得成功;還有一款SnackVideo據說在印尼市場日活接近千萬;快手海外版Kwai短暫進行過燒錢推廣,因留存率不足而改為純靠自然流量增長,在巴西市場能達到4000萬的月活(但與TikTok的差距也在拉大)。
至於打造新的APP矩陣,快手也困難重重。以被賦予眾望的A站來說,從2018年網易文昱加入,到2021年其離開,A站的DAU依舊不足百萬,手機App的DAU甚至一度負增長,基本算是失敗了。其餘快手上線的新產品也並未掀起多少水花。
快手還沒能如今日頭條那樣打磨出一套APP生產線,且內部的組織和管理還存在問題。
但股價之所以跌跌不休,歸根結底,還是快手未能建立起有更強增長動力的業務模式。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