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四川地產大亨跌落史

    四川地產大亨跌落史

    一個月內,26歲的楊武正連續上任藍光發展總裁、董事長,取代新城王曉松,成了新的「最年輕房企董事長」;這個年紀,比他的父親,藍光創始人楊鏗當年創業時還要小兩歲。

    然而他沒有喜悦,只有壓力。藍光,這家千億房企正值多事之秋,風雨飄搖。楊武正的每一次升級,都伴隨着藍光重臣的離去。

    7月12日,頻傳被收購的藍光,出現債券實質性違約;這家發展了30年的老牌房企,四川地產「一哥」,竟然和華夏幸福、泰禾一樣,也成了暴雷房企的一員。

    楊鏗,這位曾經叱吒風雲的四川地產大亨,政商兩界遊走的名流人物,如今正深陷漩渦,不得不將稚嫩的兒子推到台前,委以重任。

    就在一年前,西南財經大學還特地出版了一本書《藍光創業史》,講述這家民營房企的「中國故事」。

    在房地產的黃金時代,藍光深耕四川,收穫了大筆時代的紅利;然而很快,它就因戰略失誤、踏錯節奏、激進擴張陷入了資金困境。

    2020年以來,尤其是三道紅線之後,房地產行業的點狀風險頻發,多家房企暴雷。藍光的危機,提示房企的經營和資金風險無處不在。

    出事以後,藍光選擇積極自救,接連轉讓物業、項目等資產紓困。「不出讓控股權,不甩賣公司」,由兒子口中說出的這句話,或許是楊鏗這位地產大亨最後的底線與尊嚴了。

    風雨飄搖

    7月5日,藍光總裁遲鋒公告離職,引發業內關注。他是這幾個月來,藍光多位離職人員中職位最高的一個。

    藍光迎來了以二代楊武正為核心的新班底,這對於一家正陷入流動性危機的公司來說,並不是好消息。

    藍光的暴雷始自4月。彼時,市場傳聞藍光有三筆信託已出現違約,融創、萬科正在洽談戰投藍光;監管機構也向藍光發出了問詢函。

    楊家父子的反應還算迅速。4月26日,藍光召開了投資人電話會議,楊武正坦誠公司確實出了問題,但正在積極解決,強調「不會賣股權」。

    此前的3月,藍光已割愛將港股上市的物業資產藍光嘉寶賣給了碧桂園服務,回籠資金48億。

    儘管如此,藍光的危機仍未化解。7月1日,由於股票質押違約,百瑞信託,藍光千億之路的重要夥伴,對藍光申請了股份凍結。

    7月12日,藍光終究還是出現了公開市場的債務違約。根據公告,一隻7月11日到期的9億元中票,已經違約。這讓市場本已脆弱的信心更下滑了。

    多米諾骨牌正在接連倒下。穆迪預計,未來12~18個月,藍光將有大量債務到期或可回售,包括超過140億元人民幣的在岸和離岸債券,以及150億元人民幣的非標借款。

    而截至2021年6月底,藍光發展貨幣資金餘額110億,可自由動用的資金僅2億元。

    公開市場融資的大門已經緊閉。6月底7月初,緊隨穆迪、標普,大公、中誠信、東方金誠等多家評級機構也下調了藍光信用評級。

    讓資本市場的耐心也已大量消磨。公司市值不斷刷新下限。截至7月13日收盤,藍光發展總市值僅83.46億元,較年內高位跌去近43%。

    風光往事

    從汽配廠工人到地產大亨,楊鏗只用了10幾年;從銷售百億到破千億,藍光更僅用了4年。以民企範本自居的藍光,無疑是一個頗有故事的同學。

    1989年,改革開放浪潮,28歲的楊鏗辭去了成都工程機械集團的「鐵飯碗」,創立「蘭光汽車零配件廠」。這是下海的第一步,但他顯然並不滿足於此。

    敏鋭地嗅到了房地產的機會,他在創業第三年成立「成都蘭光房屋開發有限公司」,自此打開房地產生涯新篇章。

    自1992年始,整整16年,藍光深耕本土市場,聲名鵲起,毫不掩飾其勃勃野心。

    作為幸運的地產「92派」,乘上時代東風的楊鏗春風得意。他的第一個地產作品,位於春熙路的「蘭光大廈」(後改名為「藍光大廈」),得到時任外交部部長親自題名。

    四川省第一宗國有土地拍賣會上,藍光以遠超競拍預期的價格,拿下第1、2號土地,創下兩宗地王,搶盡風頭;第二年,又在成都國土局出讓的21宗土地中,獨攬8宗。

    以商業開始的藍光打造了許多地標。那首唱遍大江南北的《成都》,「走到玉林路的盡頭」並不是小酒館,而是藍光的玉林生活廣場。

    此後,轉戰住宅開發的藍光,藉着成都舊城改造的機會,規模迅速壯大,連續7年拿下成都樓市銷冠,成為公認的四川地產「一哥」。

    2008年,楊鏗走出四川,又在重慶一戰成名。幾年後,藍光已成為西南地區著名的品牌開發商。

    2015年是一個新的節點。藍光借殼迪康藥業完成上市,自此進入了不斷加槓桿、擴規模,開啟狂飆突進的新階段,大踏步走向全國。

    能夠體現楊鏗極大野心的是,2019年,他將總部搬到了上海,意圖藉助上海的金融、訊息和人才資源,實現自己的下一步宏偉藍圖。

    這對一家長期盤踞西南的房企而言,無疑是一個大膽之舉。

    一年後,藍光的企業傳記——《藍光創業史》橫空出世,講述了「一個民營企業和這個時代一起成長的故事」。這大概是藍光的高光時刻,什麼樣的企業會想着為自己著書立說?只有成功的企業才會如此。

    在外界看來,2015年至2019年,藍光不僅先後完成借殼上市、旗下物業藍光嘉寶分拆上市,形成了「A+H股」 雙資本平台,還提前兩年完成千億目標,何等風光。

    然而風險在楊鏗出走上海前後,已經埋下。時至今日,覆盤藍光的發展軌跡,會發現,2019年,正是一條拋物線逐漸逼近上升的頂端。

    迅速跌落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楊鏗的創業腳步,順着時代發展的方向,踩出深深淺淺的腳印,而他的商業人生,也隨之起起伏伏。

    本質上說,藍光現在面臨的是現金流的危機。所謂現金流的危機,就是在企業經營的過程中,資金鍊斷裂了。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債務和利息還不上,出現債務違約。

    接近藍光的人士認為,藍光陷入危機,最根本的原因是在錯誤的時間,戰略選擇失誤,從偏居西南走向上海、粵港澳大灣區,這個步伐邁得過於劇烈。

    從全行業來看,2018年四季度,房地產市場就已經非常差了,萬科當時喊出了「活下去」,泰禾、福晟、華夏幸福出現現金流危機。藍光卻在2019年將大本營搬到上海,大肆擴張,是非常冒進的選擇。

    在開啟「上海+成都」雙總部模式後,楊鏗大量在華東、華南拿地,並進入了許多三四線城市。

    但顧頭不顧尾,更可惜的,是機會成本。當融創、萬科等龍頭房企,都在不斷向西南尋找機會,曾經的四川「一哥」卻揚短避長,痛失大本營。

    2020年,藍光成都區域銷售金額153.92億元,按年下滑18.67%,跌出成都銷售榜TOP10。

    為了擴張,「異鄉人」楊鏗付出了諸多代價。2017年至2020年,公司負債規模從761億增至2118億,淨負債率從92%上升至113%,融資成本也從7.19%增至8.20%。

    回報並不對等。2020年,藍光整體銷售面積按年增長為10.02%,卻僅帶來了1.97%的銷售金額增長,經營回款嚴重不足。

    標普指出,藍光流動性的劣化,一定程度上來自戰略不成熟轉移的負面效應。在2018年年報首次提出「1+3+N」的戰略,要「東進南下」,但現實卻沒有預想中美好。

    標普進一步認為,藍光面臨區域戰略轉移與償債壓力的雙重問題:向高層級城市轉移削弱了藍光的利潤率,同時,期限更多、成本更高的非銀融資弱化了公司的資本結構。而政策的趨緊,也增加了藍光再融資的難度。

    此外,多元化也拖累了藍光的現金流。在尋找第二增長曲線上,楊鏗選擇了看起來很美,實則很燒錢的文旅項目。

    2017年,藍光文旅從集團剝離,簽約多個項目,計劃投資超425億,但直至2020年,落地的僅有都江堰水果俠星球,目前也已無限期關停。

    而壓倒藍光的最後一根稻草,傳言是平安的一筆貸款違約。金融界人士透露,藍光在平安有一筆15億的貸款遲付了十幾天,被平安拉入了「黑名單」。

    隨之而來的連鎖反應,讓藍光步步陷入流動性危機。

    引入戰投?

    客觀地說,面對危機,楊家父子的態度還是積極的。然而多次出售資產自救後,藍光還是發生了公開市場的違約。

    這對藍光來說,意味着現金流危機的全面升級。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分析,「當企業無法進行債權融資來實現借新還舊,資金鍊就會斷裂,只能靠引進戰投、出讓項目以及重組來尋求活路,但結果會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當下資本市場最關心的,還是引戰進度。柏文喜判斷,部分國資正在逐步撤出地產領域,有能力承接千億體量的地產企業的國資平台,比較有限。

    「如果沒有國資相助,藍光可能被行業龍頭低價重組,否則就極有可能進入清算程序。」

    一位接近藍光的業內人士則認為,四川地產業務出色的國資房企並不多,相比之下,「反倒是萬科更有可能一點。」

    7月13日,藍光公告違約後,市場再次傳出,萬科有意戰投入股藍光。

    據華爾街見聞了解,在4月份藍光危機剛爆出不久,萬科就收購了藍光幾個項目。萬科有關人士表示,還在繼續看藍光的項目,不排除後續繼續買項目的可能。

    但其也稱,目前並無入股藍光的意圖。

    參考泰禾、華夏幸福的自救經歷,期望國資相助的藍光,在「上海+成都」雙總部結構下,引戰之路可能不會太容易。

    藍光並不是第一家暴雷的房企。去年以來,房地產行業已有福晟、泰禾、華夏幸福、泛海等多家公司暴雷。3月份融創董事長孫宏斌在業績會上說,兩年後會有房企暴雷,顯然提前了。

    這對於現存上萬家公司、行業集中度還不夠高的房地產行業來說,是出清的過程,兼併重組、優勝劣汰的過程。去年某次會議,中城聯盟有位大佬預測說,未來地產公司將只剩3000家。

    只是當這出清落到某一家房企身上,便從一粒灰,變成一座沉重的大山。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