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結婚難地圖:北上廣深「噩夢模式」 「地獄模式」竟然是它
我以為一線城市晚婚,是中國的天花板。
萬萬沒想到,晚婚潮已經從一線城市蔓延到了三四線城市。
誰是亞洲結婚最晚的城市?
不是低慾望社會的東京,不是財閥集聚階層固化的首爾,也不是什麼房價宇宙第一的北上廣深。
而是中國一座三線城市——湖北襄陽。
是不是特別驚訝,特別不可思議?
我一開始也懷疑我看錯了,但是數據就擺在那:
襄陽人初婚平均年紀,男性達到了驚人的35.23歲、女性33.96歲。
比東京,比首爾,比所有亞洲內卷之都還要晚。
在大家的認知中,結婚年齡與經濟發展水平一定程度上成正相關,越是經濟發達的地區,結婚年齡越晚。
但是襄陽直接打破了這個自然規律。
此外,在已公布2021年結婚大數據的兩個省份中,安徽全省的平均初婚年齡,男的逼近32歲,女的超過30歲。
近三十個省市區還沒有公布數據。若全部公開會怎樣?我都不敢看。
這是一個不尋常的信號,中國的「腰部」省份和城市,已經開始日本化了!
最近,襄陽市民政部門公布數據,2021年襄陽人初婚平均年紀男性為35.23歲、女性為33.96歲。
驚呆了!
原以為亞洲卷王首爾、台北、東京已經夠晚了:
韓國首爾,初婚年齡男性近34歲、女性近32歲;
中國台北,男性初婚年齡是33.7歲,女性31.5歲;
日本東京,男性32.3歲,女性30.5歲。
沒想到面對襄陽,都得紛紛讓賢。
網友說,三十歲在古代都能當爺爺奶奶了。
其實,別說古代,就是現代的印度,三十五歲也能當爺爺奶奶了。
不怪乎網上流傳出一首詩: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舊年山翁是家公,今年山翁是新郎!
還記得幾年前,國家統計局數據說,從1990年至2017年,我國育齡婦女平均初婚年齡,從21.4歲提高到25.7歲。
27年推遲了4歲多,平均7年才晚1歲,不算糟糕。
但襄陽卻是,短短5年裏推遲了五歲。
2016年的時候,襄陽人男女初婚平均年紀為29.41歲和27.27歲,2021年直接變成男35.23歲、女33.96歲。
5年時間裏走完了中國27年的歷程,速度堪比高鐵。
更值得警惕的是,襄陽雖然目前高居平均初婚年齡榜「榜首」(已公布數據的城市中),但還有一大波三四五線城市,如潮水般向襄陽靠攏。
你信嗎?房價平均7千的岳陽,結婚比房價兩萬多的杭州還要晚。
湖南嶽陽,2021年平均初婚年齡男性29.2歲,女性26.3歲;而杭州2021年的平均初婚年齡男性是28.5歲、女性是27.1歲。
你信嗎?挖煤賣炭的平頂山男女們,比愛自由的成都人結婚都要晚。
河南平頂山,初婚登記平均年齡男士29.4歲,女士29.3歲;而成都人2018年數據,平均初婚年齡男性29.2歲、女性27.1歲。
還有浙江的温州,初婚年齡男性29.1歲、女性26.7歲,秒殺南京(初婚年齡為27.6歲)。
輸了,徹底輸了!
更沒想到,還有一座人口大省,全省男女初婚年齡都邁入了「30+」大關。
最近,安徽省民政廳發布消息,2021年安徽省結婚登記平均年齡為33.31歲,初婚平均年齡分別為男31.89歲,女30.73歲。
經濟發達的「蘇大強」,都只能甘拜下風。2021年江蘇全省男女性平均初婚年齡分別為28歲、26.52歲。
我看了下一線城市,廣州人2017年男性初婚平均年齡32.2歲,女性為29.9歲;上海2019年户籍人口女性平均初婚年齡29.09歲;深圳人的平均初婚年齡為30.8歲。
而安徽省一省的水平,已經完全比肩一線城市了。
如果要給各地結婚難度評級,北上廣深是「噩夢模式」的話,安徽和襄陽堪稱是「地獄模式」。
目前,我只看到安徽和江蘇有公布全省初婚年齡數據。如果每一個省都像安徽這麼實誠,我相信,安徽肯定不孤單。
毫無疑問,晚婚潮正以迅雷不掩耳之勢,從一線城市蔓延到廣大三四線城市。
而且在低層級城市當中,這種推遲還要更加的嚴重。
殘酷的事實告訴我們,現在,已不是經濟越發達的地區越晚婚!
襄陽的經濟水平,跟韓國首爾差的不是一星半點。作為中西部非省會第二城的襄陽,5300億元的GDP,只有首爾的18%。
放眼中國,安徽也算不上經濟強省。安徽42959億元的經濟總量,連中國前十名都擠不進去。
為何襄陽、安徽如此晚?
與日本「低慾望」社會不同,襄陽和安徽的年輕人,不是自己想「躺平」,而是被逼無奈。
襄陽,雖然是湖北第二大市,目標直指「萬億工業強市」,但卻是妥妥的勞動力流出大省。
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襄陽市遷出人口為32567人,其中遷往省內為13493人,遷往省外為19074人。
中國新聞周刊報道:大城市的虹吸效應對襄陽的影響更大。2020年武漢常住人口增量達123.57萬人。同年,襄陽市常住人口比上年減少了41.9萬人。
當這些正當青壯年的勞動力,為大城市繁榮的GDP作出了貢獻,等他們在大城市賺夠了彩禮和房子首期,回到襄陽解決終身大事時,年紀一不小心就來到了35歲了。
一網友說,2015年棚改去庫存前,襄陽房價也就四五千。而如今,襄陽的房價已經漲到了8字頭。
更值得警惕的是,2018年時,有人調查發現,襄陽市各縣市區中,初婚年齡最晚的不是主城區,而是襄陽南部的縣市,如宜城、保康。
也就是說,在欠發達的鄉村,婚姻擠壓和婚姻梯度影響初婚年齡。
在2020年20-34歲年齡組的未婚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出2400餘萬,這很大程度會影響男性配偶的可獲得性,造成婚姻擠壓。
再加上男性擇偶向下擇,女性擇偶向上擇,就出現了越是發達的城市「剩女」現象越突出,越是落後的鄉村「剩男」現象越普遍。
襄陽,代表的是普遍中國三四五線城市。
比如「同病相憐」的湖南湘西州某村。有調研報告發現,該村419户,適齡未婚男青年110人,適齡未婚女青年僅31人,幾乎每3個家庭就有一個適齡未婚男青年。
「脱單難」不僅是因為女孩少,還難在成婚成本高。
當地村民算過,現在結婚標配「三大件」即農村自建新房或鎮裏、縣城商品房,家用小汽車,彩禮,再加上購買「三金」首飾等,平均花費要在60萬元以上。
一個男青年完婚需花費家庭10至15年積蓄,這還要確保沒有大災大病。
當地村民戲謔道,「以前誰家生兩個兒子恨不得敲鑼打鼓炫耀,現在誰家生了兩個兒子要坐牆根偷偷抹眼淚」。
安徽與襄陽的晚婚成因也有不少相似性。
安徽的經濟發展水平,比不上隔壁的江蘇、浙江等經濟大省,被長三角虹吸了年輕勞動力;安徽的男孩偏好比較突出,在安徽省內適婚年齡人口中男多女少。
與此同時,安徽城市的高房價、農村的高彩禮,都讓年輕人得多搞錢幾年,才有資格邁入婚姻的城堡。
一安徽網友說,給研究生學歷的弟弟介紹對象,由於沒房沒車,直接被拒絕。在合肥,哪怕不考慮彩禮,房子100W,3成首期30W,軟裝15W,車子15W,結婚就得60W起步。
安徽省的小縣城「娶妻難」更為突出。在安徽省阜陽市的太和縣的境內,彩禮已經達到了30多萬的高度,這還是拋開了結婚其他事項的各種的用錢制度不談。
李宗盛在《晚婚》那首歌裏說,我從來不想獨身,卻有預感晚婚。
這大概是當下大城小城青年共同的心聲了。
為了讓中國的年輕人早點進入婚姻,各路人士絞盡腦汁。
有學者建議,要降低法定結婚年齡,男性降至20歲,女性降至18歲。
想想18歲的女性,可能剛剛高中畢業,剛剛邁入大學,還沒畢業就被催婚,與日本二次元裏的高中生新娘故事真的是異曲同工啊。
有人說,不早不早,中國的法定婚齡已經是偏晚的了。
看看,日本、巴基斯坦、羅馬尼亞,男十八歲、女十六歲;德國、俄羅斯、新加坡規定男女均為十八歲;瑞士、越南規定為男二十歲、女十八歲。
法定婚齡越早,結婚率會越高嗎?
已經為我們蹚過水的日本說了,並沒有啊!
日本初婚年齡本世紀以來一直處於持續推遲的狀態,而未婚率也在逐年的增加,30到40歲的男性未婚率已經接近50%,女性接近40%,這是日本低生育率的一個重要原因。
今年兩會,催婚建議不絕,更勝於春節,有人建議鼓勵和保障在校碩士和博士生結婚生育。
如何保障?有人提出,建議大學本科實行4-8年彈性學制,給大學生學習、組建家庭的時間自由。
甚至還有人把催婚壓力提前傳導到義務教育階段,建議縮減小學至高中學制,將九年制義務教育法改成小學5年,初高中5年的十年制義務教育。
這樣子,正常大學本科畢業生年齡20歲、碩士23歲、博士26歲,可以實現早畢業早就業早結婚早生子。
真是完美的催婚鏈條啊!
但在我看來,這完全就搞錯了方向啊!
民政部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結婚登記數據為763.6萬對。
這是繼2019年跌破1000萬對、2020年跌破900萬對大關後,結婚登記對數再次跌破800萬對大關。這一數據創下1986年以來的新低。
《中國婚姻報告2021》顯示,東部沿海等經濟發達地區結婚率普遍偏低。
2019年上海、浙江、山東、廣東、福建、天津結婚率全國倒數;
其中,上海、浙江、山東排名倒數前三,分別為4.1‰、5.0‰和5.3‰。
此外,北京結婚率6.0‰,在全國排名倒數第八,低於全國平均6.6‰水平。
2006年以來,中國生育旺盛期女性已婚比例持續下降,20歲-34歲的已婚比例從77.9%下降至68.5%。
所以呀,不要盯着90後、00後了!真正的結婚主力,壓根不是90後、00後,而是70後、80後。
為什麼這麼說呢?
第一財經記者根據歷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梳理了歷年各年齡段結婚結構變化,有個重大發現——
30歲以上人群,已經佔到2020年結婚人數的46.5%。
40歲以上的結婚人群,佔比從2005年的3.9%,提高到了2020年的18.9%,甚至一度逼近20%。
而20-24歲這個結婚主力群體的比例,從2005年的47%一路下滑,到2020年僅有18.6%。
時代的鉅變啊!中國人的愛情,在30歲以後,在40歲以後!
難怪有網友發現,最近看八卦,網上全是孫藝珍&玄彬、大S&具俊曄、李亞鵬&海哈金喜這些快年過半百的愛情了。
黃昏戀,已經代替少男少女純純的愛戀,成為新的主流。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