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2021中國電影票房盤點:吳京打敗吳京 中國國產電影崛起

    2021中國電影票房盤點:吳京打敗吳京 中國國產電影崛起

    2021年只剩1天,院線電影票房格局已定。貓眼數據顯示,截至12月30日,2021年電影總票房已超過465億元人民幣,與2020年203億元的總票房相比,有顯著起色。

    《時代周報》12月30日報道,2021年電影院線,《長津湖》是最大贏家。高達57.72億元的票房不僅是今年最高,更奪走了《戰狼2》的寶座,刷新了中國電影票房的上限。

    驚喜也是2021年的關鍵詞。年頭的《你好李煥英》《送你一朵小紅花》,與年尾的《揚名立萬》等影片,雖然不是大製作,但也因口碑效應疊加,最終獲得可觀票房。

    刷足存在感的還是演員吳京。近5年來,由吳京執導或主演的《長津湖》《戰狼2》與《流浪地球》,分別以57.7億元、56.95億元與46.86億元的票房位列中國電影票房的第一、第二與第五位。

    穿「中國」運動服成為瘋傳表情包的吳京,已成為中國電影的流量擔當。

    破局之年

    盤點2021年,票房超10億元的電影共有11部。除了《長津湖》,《你好李煥英》與《唐人街探案3》分別以54.13億元與45.15億元的票房位列榜單的第二、三名。上述三部影片作為超級大爆款,票房總數為157億元,在2021年票房總收入的佔比為33.76%。

    高票房電影中,主旋律影片居多。票房前十名中,《長津湖》《我與我的父輩》《中國醫生》與《懸崖之上》4部影片,涉及了重大革命、歷史或是抗疫題材。

    在過去這一年,向來強勢的進口片票房反而並不突出。票房前15名中,只有《速度與激情9》與《哥斯拉大戰金剛》兩部進口片。而在全球範圍內具有較強粉絲基礎的《007:無暇赴死》與《沙丘》,在國內上映後票房僅為4.14億元與2.54億元,在票房榜單中已經位列25名之後。

    進口片票房不及預期,國產片卻驚喜連連,且題材比往年更多元。

    除去主旋律影片,票房前15名中,《你好李煥英》與《我的姐姐》聚焦家庭題材;《送你一朵小紅花》關注患癌病人的生存境況;《刺殺小說家》講述了由同名小說改編的奇幻故事;《你的婚禮》主打青春愛情,《人潮洶湧》則是改編自日本電影的犯罪喜劇。

    反觀未受疫情影響的2019年院線,在票房前15名中,刨去賀歲片、主旋律影片、動作片與以《復仇者聯盟4》為代表的好萊塢進口片,只有《少年的你》跳出大眾題材,聚焦校園霸凌議題。

    國產片更多元化

    2021年國產片帶來驚喜的背後,是近年來國內電影製作水平的明顯提高。

    據梳理,2016年至2021年,每年院線電影票房前15名中,國產片的比重明顯提高。2016年,躋身年度票房前五名的國產片只有兩部,但此後,國產片基本承包了年度前五。

    票房成就整體走高的國產片,正在不斷拓寬題材與類型方面的邊界。

    過去,國產動作片主要立足於近代與古代,以武俠為主要題材,如今主旋律動作片則開啟了新紀元。2016年,《湄公河行動》以11.82億元的票房位列當年票房第六名;2017年,吳京執導的《戰狼2》,以56.85億元的票房成為中國影史上第一部破50億元的電影;2018年的《紅海行動》也以36.51億元的票房成為當年第一。

    區別於周星馳、馮小剛風格的新型商業喜劇片也正在崛起。從《羞羞的鐵拳》《我不是藥神》《西虹市首富》,到《飛馳人生》《沐浴之王》和《揚名立萬》,2016年來,以開心麻花、歡喜傳媒、亭東影業與萬合天宜為代表的新一代商業喜劇出品方,推出的電影基本都成為當年票房扛把子。

    過去不被看好的科幻和動漫電影也開始乘風破浪。2019年春節檔,《流浪地球》以46.81億元的票房殺出一條血路,也讓2019年成為「中國科幻電影元年」。而無論是《哪吒之魔童轉世》《姜子牙》,還是《大魚海棠》《白蛇》系列與《雄獅少年》,都讓市場看到了改編自傳統文化的動漫電影的可能性。

    2021年的最後一匹黑馬來自《愛情神話》,根據貓眼數據,截至12月30日,上映7天,累計票房為1.04億元,但其豆瓣評分為8.3分,與《雄獅少年》並列為全年評分最高的電影。

    《愛情神話》全片方言佔比較大,近幾年《無名之輩》《火鍋英雄》等電影也有加大方言方面的嘗試,讓觀眾體驗到了我國文化的多元性。

    在易觀分析互娛行業中心高級分析師胡鈺鑫看來,近年來國產電影所取得的成績,是國內觀眾觀影需求變化與電影發展水平提高的共同結果。

    「近年來,國產片的題材更加多元、故事更貼近生活、特效也更加逼真,整體制作水平有非常明顯的提高。而比起在視覺與聽覺上都具有震撼效果的大片,如今觀眾更願意選擇故事類型更多元、能與自己產生情感共振的作品。」12月28日,胡鈺鑫對時代周報記者說道。

    「從目前的票房表現來看,主旋律電影與商業喜劇電影已經能夠扛起重任,未來也非常有可能繼續成為票房擔當。」對於國產電影的未來走向,胡鈺鑫給出了進一步預測。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